前10月财政账本折射新疆经济运行稳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冉虎
前10月,资源税同比增长15.8%,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同比增长10.5%、5.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2%,民生支出达4200.3亿元……
日前,自治区财政厅发布《2025年1—10月自治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亮眼的数据变化,打开了一扇观察新疆经济运行的窗口。
其中,税收收入增速较快,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自治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倾力保障民生,尤为引人注目。
一个个财政数据释放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经济信号,让我们翻开这份财政账本,解读其背后的意义。
收入结构不断改善
1—10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77.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77.2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处于前10月最高水平;非税收入完成899.9亿元,同比增长15.9%,自7月以来,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不断下降。
“一升一降”表明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更多地来源于规范、可持续的税收渠道,体现了新疆财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海燕表示,今年以来,自治区税务部门持续强化税收征管与依法治税,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税源的稽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等多种途径,全面拓展财政收入空间。
细看前10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亮点纷呈:
国内增值税完成456.3亿元,同比增长3%,增值税的“压舱石”作用稳固,反映出经济基本盘的韧性。
企业所得税完成201.9亿元,同比增长8.1%,折射出新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活跃,企业盈利能力稳步修复。
资源税完成164亿元,同比增长15.8%,直观反映出水资源费改税政策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在非税收入方面,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国有资源资产盘活力度,持续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积极深挖增收潜力。
1—10月,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482.4亿元,同比增长20.4%;全疆矿业权出让收益完成181.6亿元,同比增长35.8%;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累计完成49.6亿元,同比增长122%,反映出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更加优化。
支出倾力保障民生
前10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525.7亿元,同比增长7.7%,财政支出保持必要强度,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今年以来,全疆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切实兜牢‘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全力保障就业、教育等民生投入,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置于首位,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刘海燕介绍说。
前10月,新疆民生支出达4200.3亿元,同比增长4.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基本民生保障有力。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7.1 亿元,同比增长8.2%;卫生健康支出411.4亿元,同比增长4.5%;城乡社区支出417.8亿元,同比增长20.3%。这都体现出新疆财政对民生底线的高度重视,致力于稳就业、保民生,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
资源勘探信息支出同比增长115.2%,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34.3%,节能环保支出同比增长15.5%,教育支出同比增长7.9%;支出增速均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速。这清晰地传递出新疆坚定不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驱动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矿产资源高效转化的积极信号,为新疆长远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能量。
政府性基金收支稳步增长
《2025年1—10月自治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披露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数据也值得关注。
1—10月,新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34.6亿元,同比增长14.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419.4亿元,同比增长5.3%。
“2025年全疆各地州市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努力挖掘光伏、风电项目土地增收潜力,持续加大土地资源‘招拍挂’力度,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加。”刘海燕解释。
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前10月,新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328.3亿元,同比增长11.9%。结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同比增长10.5%、5.3%来看,全疆土地市场供求逐步趋于合理的规模水平,土地成交持续回暖,拉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央下达新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增加,相应安排的项目支出增加。
为落实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截至10月末,中央财政今年下达新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439.3亿元,支持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了新疆地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