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知产”变“资产” 巴州今年实现专利转化285件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任春香报道)11月26日,在新疆大德恒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作业,高档杏仁护肤产品依次完成灌装、包装等工序。
这家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立十多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白杏深加工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以“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面膜粉”为核心的一组专利完成转化运用,今年“杏仁提档升级加工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项目获得自治区专利转化实施项目30万元资金支持。
“这些专利填补了国内高档杏仁护肤产品的市场空白,公司杏子产品从加工食品延伸到护肤品,横向拓展了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自2023年专利转化以来,为公司带来超500万元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副总经理秦启娟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了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发挥好知识产权支持创新作用,今年以来,巴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专利转化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今年已完成专利转化285件,较2024年同期增长80.4%。
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推动精准对接、培育创新主体能力等措施,巴州专利转化成果显著。巴州设立专利实施项目扶持资金,已有5家企业获得60万元资金支持,还有1家企业获30万元自治区专利转化项目资金。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巴州汇总企业专利需求清单,依托“百名博士进巴州”活动,深化与高校合作。引导企业注册使用国家专利导航系统,提升资源适配效率,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巴州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赴多个县市开展专题培训并搭建银企对接桥梁。今年以来,已助力5家企业质押融资6542万元,较2024年增长58.86%。此外,巴州开展知识产权综合业务与专题培训,覆盖260余家企业及高校,并深入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
展望“十五五”,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不断完善专利转化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