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黑马”的夺冠告白,献给新疆恩师 “这个冠军,我想让她看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晶晶
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终点线前,刘景扬如风般掠过,惊艳众人。这位黑马冠军赛后红着眼眶说:“这个冠军,我特别想让她看到。”刘景扬口中的“她”,是谁?

11月19日,冠军广东队选手刘景扬在比赛后与计时牌合影。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1月25日,记者采访到了刘景扬的恩师——新疆田径传奇人物戴建华的爱人刘军,故事由此展开。
最后一个视频电话
时间回到今年8月,刘景扬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意外摔倒,信心受挫。
此时,医院的病床上,戴建华在护工的帮助下,拨通了视频电话。“要,相信,自己。”她一字一顿地对屏幕那头的弟子刘景扬说。
这是戴建华离世前最后一通视频电话。几天后,这位为田径事业奉献一生的教练永远闭上了眼睛。
戴建华的故事,是一部新中国田径发展的缩影。
不满3岁时,她随父母从沈阳支边到新疆阿勒泰。父母响应国家号召,一去就是一辈子,父亲最终也长眠于新疆,戴建华和两个哥哥在阿勒泰长大。
1971年11月23日,戴建华入选新疆田径队。她虽然个子小,但爆发力极强,被大家称为“小钢炮”,很快被国家队教练看中。
1979年9月24日,第四届全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戴建华为新疆夺得冠军。

1979年9月24日,第四届全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终点处的连续动作摄影:8名选手几乎同时向终点冲刺,其中,右起第四人是获得冠军的新疆运动员戴建华。新华社记者 张赫嵩 摄
但戴建华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刻,发生在1978年曼谷第八届亚运会。当时日本在亚洲田坛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1978年12月19日是当届亚运会田径比赛的最后一天,中日两国的金牌数10比10平。两国都仅剩下争夺女子100米栏这块金牌,谁赢得金牌谁就是亚洲田坛霸主。中日两国均有两名运动员进入了决赛,金牌必定是在这4名选手中产生。
戴建华最后以13秒84的成绩,获得了这块对中日两国来说含金量都很高的金牌,整个中国田径队都沸腾了!此后,中国田径成为了新的亚洲霸主。
赛后,亚洲田径联合会为表彰戴建华为亚洲田径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亚洲田径领域最高奖“金跑鞋奖”授予了她,戴建华也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国田径第一人。如今在新疆二宫训练中心,还陈列着那只“金跑鞋”的复刻品,激励着一代代新疆田径人。
轮椅上的坚守
赛场上传为佳话的,还有戴建华与刘军的爱情。“我们俩在国家队时相识,1982年的大年初一谈恋爱,1986年2月结婚。”刘军寥寥数语,勾勒出俩人从“战友”到夫妻的岁月。此后数十载,他们在田径领域并肩奋斗直至退役后,戴建华辗转新疆、广西,最终两人在珠海市体校扎根。
2014年,戴建华因颈椎问题在北京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术后左半身行动不便。但她说:“上帝比较照顾我,还给我好的脑袋和能动的右手。”
于是,人们看到了这样一幕:田径场边,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教练,用还能活动的右手为队员掐表计时。跟着她11年的护工,已然能熟练地按照各种训练距离摆放栏架。

戴建华(前排)。资料图
就是这样的戴建华,带出了吴水娇、徐自宙、朱水英、何丽源4名国际级运动健将,其中吴水娇还站上了第17届仁川亚运会女子100米栏的最高领奖台。吴水娇当时的队友,就包括刘景扬。
“喜欢一个东西一定要坚持到底,戴教练就是那一类人。”刘景扬说。当时,戴建华甚至在她的脚踝绑铃铛,教她“用耳朵听发力节奏”。
“哪怕是重病缠身,她一堂训练课都没落下过。”刘军感慨,“我也是教练,我都佩服她。”
精神接力
刘景扬虽然来自广东,但却有着深厚的新疆情怀,这是一种奇妙的羁绊——戴建华将新疆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传递给了她以及其他弟子们。
而在戴建华的故乡新疆,这份精神的种子,正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如今在新疆二宫训练中心,年轻选手艾力库提·依沙克每日训练都会路过那尊“金跑鞋”雕塑。“我也曾在网上查过戴教练的故事。”他说。
这份隔空的致敬,仿佛一种精神的接力:2021年,阿卜杜艾尼·图尔贡为新疆夺回时隔42年的全运会金牌,本届全运会,他成功卫冕冠军;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艾力库提也在本届全运会赛场打破了新疆百米纪录。
从阿勒泰跑到国际赛场,从奔跑如风到轮椅执教,戴建华用一生诠释了对田径最深沉的爱。而这段新疆田径的情缘,正由新一代的足迹,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