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飞歌丨团场的“幸福花”
张积宽
秋天正用彩色的画笔涂抹着天山南北的片片绿洲。
天山北麓石河子安集海垦区的田野上,一片片红艳艳的辣椒,像红色的毯子铺满大地。一片片雪白的棉花绽放开来,含笑吐絮,像飘落在地上的白云。地边黄叶浸染的树林带,像条条金色飘带,舞动着秋的灿烂。而一片片夹在其间的绿油油麦田,又让人仿佛闻到春天的味道。丰收的日子来了,喜悦荡漾在团场人的笑脸上,五彩缤纷的色彩晕染着垦区的秋天。

采棉机在棉田里作业。资料图
棉花是安集海垦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大面积种植,已有70多年了。每年春天团场人开始在地里播种棉花,待到棉苗绿满地时,小小的棉叶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像一张张清纯的脸庞,露出充满希望的笑容。微风吹过,棉叶摇动,又像一只只小手,欢呼着把春风揽入怀中。
在夏风催促下,棉苗长得很快、开花结果,出落成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棉花“树”,在天山雪水的滋润下日渐丰盈。一枚枚绿色的棉桃在枝叶间显露出来,像奉献给大地的圣果、饱满诱人。大家数着棉枝上的棉桃,足有十几枚之多。棉桃在棉叶间静静地积聚力量,等待秋天的最后绽放——吐露出洁白的棉花,实现对大地最虔诚的回报。
在垦区,棉花从春种到秋收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瞧!秋天白茫茫的棉田里,一台台采棉机正忙着收获棉花,棉秆齐刷刷地站在地里,像接受检阅似的。棉枝上一朵朵棉花吐絮绽开,静静地等待采收。棉桃敞开了心扉,把银白的棉絮奉献出来,温暖秋天。又像等待人们的赞誉,一朵朵棉花汇集在一起,为团场人铺就了厚实的致富路。
采棉机在棉田里行走,吐出一枚枚金黄的“彩蛋”,这是收获的棉花被打成了圆柱形的棉包,大家戏称为彩蛋。谁家地里收的“蛋”多,今年的幸福指数便越高。运棉花的车上一枚枚彩蛋挤压在一起,奔向它们心中的目的地——轧花厂,从而实现团场人的致富梦想。
采收过的棉田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悦耳的鸟鸣划过。空空的棉壳,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棉田里的“白云”飘走了,露出一排排棉秆,空对着秋风摇曳。几只南飞的大雁呼啦啦地落了下来,啄食散落在地里的棉籽,一会儿,又欢呼着飞上蓝天,摆成一字队形向南飞行。
垦区的秋色更浓了,金黄的胡杨叶子,在秋风里诉说光阴里的老故事,让兵团精神如水般在秋景里流动。老一辈军垦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已被后人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那一朵朵吐絮的棉花,是团场人的“幸福花”,也是精神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