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绩效为尺明方向 以监控为刚压实则 —— 阿勒泰地区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监控工作
为切实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益,推动预算绩效管理闭环落地,阿勒泰地区财政局围绕年度预算执行关键节点,于 8 月集中开展本级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监控工作,以精准监管筑牢资金安全防线,以严格问责倒逼管理提质增效。
锚定政策标尺 构建监管闭环
本次绩效监控严格对标《关于加强和规范自治区本级项目支出 “全过程” 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的通知》(新财预〔2022〕57 号)要求,确立 “考核引领、机制保障、责任联动” 三大工作支柱。在考核定位上,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已纳入自治区对地区综合考核体系,要求各预算单位将绩效监控作为提升资金效能的政治任务,确保项目按节点高质量推进。在机制建设上,创新构建 “5 月 + 8 月双时段动态监控” 模式,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追踪项目进展、资金支出及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实现风险早预警、问题早纠偏。在责任落实上,建立 “部门自管 + 财政监管” 双重机制:各预算单位对本部门项目开展全流程自主监控,财政部门同步建立工作台账紧盯整改,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
聚焦核心指标 摸清执行实情
遵循 “全覆盖、抓重点、找问题” 原则,本次监控实现本级项目 “无死角” 核查,覆盖 1855 个项目、47.97 亿元资金,重点核验资金支出与绩效目标的匹配度。数据显示,当前本级项目平均预算执行率为 68%,但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853 个项目(占比 45.98%)执行率低于均值,59 个项目(占比 3.2%)处于零支出状态;对照 8 月序时进度(66.67%)标准,757 个项目(占比 40.8%)未达标,资金使用效能未达预期。此外,部分单位存在绩效数据填报滞后、审核流程推进缓慢等问题,影响了监控工作整体节奏。结合多地实践经验分析,此类问题多与项目前期规划不足、流程衔接不畅等因素相关。
实施分级处置 强化整改问责
针对监控发现的问题,地区财政局建立 “红黄标” 分级处置机制,精准发力推进整改。按照 “执行进度为 0、总体偏差超 10%” 标准,本次共认定 275 个 “黄标” 项目;对年内 5 月、8 月两次被标记 “黄标” 的 218 个项目,直接升级为 “红标” 重点监管对象并集中通报。在整改部署上,明确要求各单位建立 “问题清单 - 整改台账 - 销号验收” 机制,逐一明确责任人与整改时限,确保问题 “清零见底”。同时强化惩戒约束:对整改不力单位将削减项目资金或扣减公用经费;拒不整改的,直接扣减年度考核得分且对应项目不得评为 “优”“良” 档次;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采取停止拨款或收回资金措施,切实树立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的鲜明导向。
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整改成效,把绩效监控贯穿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项目全过程,推动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发展关键处,为 “雪都阿勒泰”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