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续奋斗中阔步前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砥砺奋进
连日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天山南北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大家一致表示,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凝聚磅礴伟力。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以来,新疆经营主体市场活力持续激发,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市场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朱新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维护市场良好秩序、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等方面久久为功,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起,新疆连续三年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自治区民生实事,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乐享幸福晚年。
每天上午10时,68岁的张第准时从廉租房出发前往疏附县疏附镇阳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先与老伙伴杀盘棋,再打会儿球。因有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补贴,午餐只花2元钱就吃上热乎的四菜一汤,这让在新疆务工大半辈子的他感慨:“福分都是党和政府给的。”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元服务格局,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自治区民政康复中心(自治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永红表示。
家门口的医疗资源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清晨,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下马勒恰瓦克村卫生室内,村医早早开始忙碌,消毒、整理病历、检查设备……如今,卫生室服务范围覆盖村民及周边企业职工3000余人。随着B超室、检验室、中医阁等设施逐步完善,前来就诊的群众日益增多。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处长梁小柱表示,将紧扣群众“看好病、少奔波”的期盼,持续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加强县乡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和巡回医疗,促进分级诊疗,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全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五年,新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在近日举办的“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新疆站’暨伊犁师范大学校园双选会”上,不仅设有招聘区,还特别设置了简历诊断区、职业指导区和政策咨询区三大服务功能区,为参会毕业生提供简历优化、职业规划、政策解读等“一站式”就业指导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求职效率与质量。
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部长侯歆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持续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社区每一天的工作中。”奎屯市北京西路街道阿克塔木社区党总支书记古尼茄木·吐尔逊表示,将紧扣居民需求,深化党建引领,推进微改造,优化服务机制,用实干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生活图景。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徐耀宗表示,学校将紧扣新疆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发挥科教资源和平台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完善“培训—服务—转化—带动”全链条培育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走进沙雅县红旗镇先进村,赫妮排姆·苏普尔家的庭院里红石榴挂满枝头。近年来,在惠民政策帮扶下,她家靠发展养殖、种植和庭院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住上了新房,添置了新家电,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五年,我们的生活一天一个样。今年只养殖补贴这一项我就领了1万多元,明年我还准备学汽修技术,在村里开个修理厂。”赫妮排姆笑着说,“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奋斗,日子一定更红火。”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琳,参与记者赵西娅、索蓉芝、苏璐萍、马蓓、刘翔、张治立,通讯员沈岑、董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