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新疆丨从保温杯常客到40余种产品 精河小枸杞远销海外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金秋九月,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枸杞地里,即将成熟的枸杞挂满枝头,一颗颗小红果在阳光下积蓄着最后养分,等待采收上市。
9月16日,“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采风团来到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一同感受秋日里的丰收景象。
1989年从安徽省萧县来到精河县的王磊,现在是村里枸杞种植大户。凭借三十多年种植枸杞的经历,他不仅在当地落了户,还买了房、买了车、成了家。“毫不夸张地说,枸杞就是我致富的‘金果果’。”王磊说。
枸杞加工企业员工正在对枸杞进行人工分选。刘新佳 摄
精河县种植枸杞已有七十多年历史,这种以鲜食为主的小红果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蜕变。之前一直被泡在保温杯、炖在砂锅里的枸杞,如今已开发出枸杞原浆、枸杞茶、枸杞挂面、枸杞啤酒、酵素、胶囊等保健休闲类产品40余种,创建了“果生康”“精杞神”“杞明星”等27个品牌,闯出了一片大市场。
精河县委常委孟克布音说,为了进一步提高精河枸杞的品质,近年来,精河县举全县之力加快推动枸杞产业发展,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增加产能、拓宽销路、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推动枸杞产业持续提档升级。
统一规划、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分户管理,精河县采取的“六统一分”管理模式,让当地杞农在枸杞种植、田间管理上有了更加规范的技术标准。“现在我们枸杞种植期间都是使用的有机肥,这样才能更加保证枸杞的品质。”王磊说。
每年7月、9月,精河枸杞分夏果、秋果两季成熟,杞农们忙着人工采收成熟的枸杞,新鲜采收的果实随后被送往当地的枸杞加工企业,开启深加工环节。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杞明星公司”)就是一家集枸杞科研、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全资控股企业。
9月16日,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玉英向“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采访团记者介绍企业发展状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摄
在精河工业园区,杞明星公司锁鲜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对今年的枸杞秋果进行锁鲜加工。来自全国各省市媒体的记者纷纷将镜头对准生产线上的繁忙景象,用画面记录下收获季节里的鲜活瞬间。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4条现代化枸杞产品生产线,从鲜果清洗、锁鲜、榨汁、罐装多个环节生产相关产品,可以生产10个品类35款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去年销售额2800万元,预计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3000万元。”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玉英对采风团记者说。
精河县是“中国枸杞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节气名品”等称号,其枸杞产品于2021年3月被纳入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印尼、巴西、意大利等国家。
“下一步,我们将在前端抓好提产增效、中端抓好企业带动、末端抓好市场拓展,发挥‘精河枸杞’区域公共品牌引领作用,支持企业研发‘爆款产品’‘拳头产品’,持续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金果果’真正成为杞农增收致富的‘定心丸’。”孟克布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