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平西梁村的乡村振兴范式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9月8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航拍视角下,坐落于南山脚下的平西梁村,规划布局整齐,道路纵横有序。
9月8日,乌鲁木齐县平西梁村,30余座智慧大棚错落分布。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外观上看,这样的村庄似乎并没什么特别耀眼之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西梁村却拥有数个“国字号”头衔——“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平西梁村,是怎么做到的?它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聚焦产业:
平西梁村的“三级跳”
喝的是涝坝水、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天上下雨屋里也下雨。平西梁村村史馆的照片,记录着村落的历史旧貌和生活条件。
20多年前,平西梁村还是乌鲁木齐县的一个贫困村。因为耕地都是旱地,只能靠天吃饭,人们过着“半年种地半年闲”的生活。
停滞的村庄,落后的环境,怎能留住年轻人?“为了谋生计,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村子渐渐没了人气。”回忆起往昔生活,平西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桂琴直摇头。
转折始于2004年。
这一年,平西梁村引进企业,采取整村搬迁形式开发建设滑雪场,并建设村民新居。2008年,全村306户村民全部搬迁至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新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家乐、滑雪场、马匹租赁等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在平西梁村依托冰雪资源吃上“旅游饭”的同时,乌鲁木齐县其他乡镇以及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昌吉市、阜康市等也陆续开发出滑雪场,竞争日趋激烈。
2016年,一个契机出现了。
这一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依托该运动会品牌溢出效应,位于平西梁村的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前身为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滑雪场)名气打响,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纷至沓来。
建在平西梁村的滑雪场,带动村民吃上“旅游饭”。乌鲁木齐县委宣传部供图
火爆的滑雪场也带火了平西梁村的民宿生意。
2019年,平西梁村乘势而上,引进深圳界汐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农户+村集体”的模式,在农民自愿基础上,一次性租赁村民44套住宅,整体改造成民宿。
“引进外来企业,带来新的设计理念,促进了平西梁村民宿提档升级。”李桂琴说。
自此,聚焦旅游产业的平西梁村,完成了蜕变的“三级跳”。
凝聚人心:
青年返乡创业就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平西梁村,渐渐富了起来。
将房子租出去的村民,年房屋租金收入约3万元,还有在滑雪场或民宿就业的工资收入。
学习外来企业先进经营理念,部分村民开始自主创业,一些年轻人在滑雪场开起饭馆、雪具租赁超市等,还有一些年轻人自开民宿。
35岁的巴孜尔别克·阿得里冬天在雪场当滑雪教练,夏天跑旅游车,他爱人在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开抓饭馆,一年下来一家人收入好几十万元。
出生于平西梁村的石龙曾经是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的滑雪教练,现在他和妻子共同经营阑珊假日民宿。“我负责给客人提供专业滑雪指导,爱人负责民宿日常运行。”石龙说,现在与很多游客成了朋友。
清雅轩客栈主理人李瑞娟此前在一家单位上班,2021年她毅然辞职,返乡创业开办民宿。
据统计,2024年平西梁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96万元,全村从事旅游业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79%,旅游业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70%以上。
“可以说,村里年轻人除了在外上学的,现在全部回村就业或创业。”李桂琴说。
从留不住年轻人,到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就业,平西梁村如同一块磁石,凝聚起全村民心,建设更美家乡。
谋划未来:
打造民宿第一村
初秋的平西梁村,秋高气爽,云淡天阔。民宿片区道路两旁的苹果、山楂泛出红晕,格桑花、牵牛花开得正艳。
9月8日,平西梁村的苹果泛出红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享受静谧时光,9月8日下午,乌鲁木齐市民李新霞和妈妈在平西梁村山前禹逅民宿喝着咖啡,品尝着从树上刚采摘下来的苹果。
山前禹逅民宿是今年7月新开业的民宿,民宿主理人谢成禹是新加坡留学归国的江苏女孩。
平西梁村的山前禹逅民宿。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2020年夏天,第一次来平西梁村,一脚踏进这片天地便挪不开眼。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青山叠翠环抱着村落,村民坐在院门口晒着太阳笑谈,连空气里都飘着草木的清香。”谢成禹说。
此后,谢成禹连着三年来到这里,把平西梁村四季看了个遍。“这里春有野花开满坡,夏能躲进林里避暑,秋天看雪岭云杉,冬天还能望着雪山煮茶。”谢成禹说,经过深入考察,她全家一致决定落户平西梁村开民宿。
据统计,目前平西梁村有60家民宿,数量占到乌鲁木齐县的五分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建成100家民宿,打造民宿第一村。”站在村史馆,李桂琴谋划美好未来。
按照规划,将来这里将形成亲子主题、爱情主题、康养主题等不同主题民宿。
9月8日,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桂琴(右一)在给采访团记者介绍平西梁村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规划。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如今,拥有数个“国字号”头衔的平西梁村,磁石效应释放,除吸引文旅、商贸企业投资外,还吸引来乌鲁木齐膳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3家涉农企业投资建设采摘园。
就在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山脚下,近年来“长”出30余个智慧大棚,种出17种有机蔬菜。
20余年来持续深耕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平西梁村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历史跨越,绘制出“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