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瓜子种植户李福玉的收获巅峰年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今年秋收,瓜子种植户李福玉迎来收获“巅峰”,瓜子产值突破7000万元。而地处瓜子种植“黄金纬度”的北屯市,正是成就他这份成绩的“福地”。“今年真是我的幸运年。”9月8日,李福玉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李福玉(右)种植的瓜子正在入库。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瓜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左右,今年预计总产量13.7万吨,总产值24.15亿元。这里被誉为“中国食葵之乡”“中国黑打瓜之乡”,还成功注册了“顶山食葵”和“北屯瓜子”国家地理标志,“北屯瓜子”入选2024年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这两日,李福玉的耕地旁格外热闹,车辆来来往往运输收获的葵花。今年,他种了1.7万亩葵花,平均亩产320公斤。“今年不光瓜子收购价高,品质也没得说,粗略算下来,除去成本,纯收入能有两千多万元!”李福玉说着,脸上满是丰收的笑意。
这么多钱是李福玉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谁能想到,如今的“葵花种植能手”,曾经连种地都摸不着门道。他老家在四川,14岁起四处打零工,“那会儿常遇到受骗的情况,辛苦干了活却拿不到钱。”他说。
转机出现在2015年,李福玉的亲戚在北屯种地,喊他来试试,他没多想就来了。刚到北屯便承包了80亩地,跟着别人学种地,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10万元,他看到了希望。
第二年,他把种植面积扩到了400亩,却因管理不善赔了钱。这次挫折没打垮他,第三年他沉下心来,减少种植面积,开始认真琢磨种植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站会定期发布病虫害预警,有困难可以请教技术员,种植户在微信群里还会分享各自耕地情况,互帮互助。” 李福玉还腾出近百亩地,用作试验田,来给新品种、新肥料做实验。
种植事业走上正轨后,他逐年扩大种植面积,2024年他纯收入达500万元,今年收入更是“飙升”。如今,李福玉眼里满是干劲:“明年我打算把种植面积增到3万亩,现在土地都已经租好了!”
李福玉的成功并非偶然,这背后离不开北屯市瓜子产业的坚实支撑。在这里,瓜子产业早已突破单一种植模式,形成了从种子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到物流的全产业链。
“种植户不用跑销路,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我们只需要琢磨怎么把葵花种好。”李福玉合作的公司是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对收购的瓜子要求极高,颗粒饱满度超90%、色泽光亮,为防止发霉水分含量不能超12%……为此,种植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松懈。
正因为有这样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以及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良性互动,这里培育出“傻老大”“雪白仁”等20余个知名企业品牌。
每年9月,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6条瓜子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年加工生产能力1万多吨。2024年该公司启动增产扩容计划,截至目前,已成功新建2栋标准化车间,新增仓储能力6000吨。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晓丽介绍,企业在全国有近30家代理商,以“傻老大”瓜子为代表的各类产品供不应求,后期还计划研发麻辣味、藤椒味瓜子等近5种新产品,并进一步开拓市场,争取带动北屯瓜子从“新疆好货”走向“全国爆品”。
这样集加工、销售等流程为一体的企业,在北屯市有37家,2024年加工产值达4.54亿元,销售收入4.33亿元。
第十师北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刚介绍,北屯瓜子已出口至全球32个国家,覆盖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2024年出口瓜子11676吨,创汇2996万美元,同比增长5.6%。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北屯瓜子被多国采购商列为A类产品,进一步拓宽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