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产业援疆激活天山南北“一池春水”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百业旺。
8月11日至17日,“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主题采访团记者奔赴天山南北,从霍尔果斯市的全息影像技术到皮山县的瓜蒌种植基地,从莎车县一颗颗璀璨的人造钻石到呼图壁县的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处处都能看见凝聚着援疆干部心血的产业项目。
这些产业项目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让群众钱包鼓起来的同时,也学到了一技之长。
新技术闯出新路子
“让我们心动的不仅是霍尔果斯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还有苏州市对口支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前方工作组贴心周到的服务。”霍尔果斯中广智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威说出了企业落户当地的原因。
在霍尔果斯中广智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公楼大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全息影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小到一株草、一朵花,大到霍尔果斯市行政区划图,在光与影的变幻中逐一呈现在大家眼前。
刘威告诉记者,全息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跨境电商、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目前该技术主要出口至欧洲各国。虽然公司成立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已经决定将产业重心和成熟技术都转移到霍尔果斯来。
如果说全息影像技术是一个展示平台,那碳索芯材(新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VD人工钻石,则让莎车县看到了成为“世界钻石之都”的希望。
碳索芯材(新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管陈攀峰告诉记者,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援疆重点项目,该公司在莎车县投资建成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CVD人工钻石生产基地,首批投产的培育钻石生产线,年产值突破10亿元,填补了南疆地区高端新材料产业的空白。
“莎车县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同时又有取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生产成本。”陈攀峰说。
在天山南北,一个个产业园蓬勃发展,一家家企业千里奔赴,一项项专利技术不断落地。新技术纷纷落户新疆,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地带来了新希望、新市场。
新产业带来新希望
八月的新疆大地,牛羊肥壮、瓜果飘香。
在呼图壁县,刚刚收割一茬的菌草根上冒出了一株株嫩叶,这种70天可长到3米多高的草本植物已在当地“落户”,营养价值高、生长快、价格低等优势让菌草成为种植户的“幸福草”“致富草”。
“用菌草当饲料之后,我家的牛最多时每天增重1.1公斤,每公斤饲料还能节省0.16元的成本。”说起菌草带来的实惠,呼图壁县养殖户马文华说,他家养了360头牛,过去每年要消耗约150亩青贮玉米,而改种菌草后,大约60亩的产量就足够喂养这些牛。
菌草“落户”呼图壁县得益于援疆干部的努力。2023年,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对接邀请科研团队,在呼图壁县试种巨菌草并获得成功;2024年5月,菌草科研与育苗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呼图壁县,当年冬季,绿洲一号菌草实现整体越冬;今年已启动集土地平整、滴灌带铺设、覆膜、扦插、覆土于一体的机械化设备研发工作,一条崭新的产业链正在呼图壁县形成。
在皮山县藏桂乡英吾斯塘村,藤蔓爬满了架子,翠绿的瓜蒌已经开始结果。看着像灯笼一样的瓜蒌,新疆徽岳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如则麦麦提·托合提脸上笑开了花,“要不是安徽省援疆项目,我们怎么会种瓜蒌呢?又怎么能挣到每月5000多元工资呢?”
2023年开始,安徽省援疆指挥部引进的瓜蒌产业种植基地落户藏桂乡,仅用两年时间种植规模就达到4.7万余亩,带动2500余人长期稳定就业,年产值5亿元。
佛山援疆带动伽师县新梅种植业飞速发展;连云港援疆在霍尔果斯市种出高产“霍尔果柿”;江西援疆把芦笋种植带到了阿克陶县……新产业给受援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种植业、畜牧业、交通物流业等多个行业因此受益,田野上长出了新作物,粮仓里充满了新希望,一个个乡村正快速奔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新市场推动新销路
“我们今天向大家推荐的是新疆长绒棉制成的棉被,您别担心棉被太厚,压在身上不舒服,咱们的棉被很轻很薄,同时也很保暖……”8月12日,在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直播间里,牙生江·买合木提正通过镜头向网友介绍自己的产品。从事带货主播这一行业仅4个月的他,不仅收获了4万多名粉丝,平均每个月还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
在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宁德分指挥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呼图壁电子商务科技产业园于2024年底正式启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产业园还建立起包括培训课堂、选品中心、直播室、仓储物流中心在内的成熟运营体系,将特色农副产品销往国内其他省市的物流成本降低了约30%,棉被、棉袜、内衣、特色奶制品、肉制品等都搭上了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镇江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前方工作组和可克达拉市商务局等单位共同成立“润疆情”消费助农项目领导小组,利用援疆资金对镇江市相关农产品销售企业采购兵团四师特色农产品给予奖补,让当地的大米、牛肉、薰衣草等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组织镇江市11家企业参与‘润疆情’消费助农项目运作,同时还扩大了集中采购规模,如今‘润疆情’消费平台上的当地商品种类已从最初的10个品种增加到21个品种。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扩大规模,打通更多销售渠道,让更多新疆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镇江市援疆干部、可克达拉市商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