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丨以“数”为媒点燃美好生活新引擎
【商博会·观察】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数据洪流奔涌。智算、超算、机器人、大模型、人工智能、低空飞行成为高频词,展现出数字经济发展澎湃动能。
近年来,新疆数字化事业发展迅速,数字政府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更加精准,数据要素潜力进一步激发。数据显示,2017年—2023年新疆数字经济总量从2548.6亿元增长到5322.23亿元,增长108.83%。
今年,商博会上首设数字经济领域展馆,多种汇聚数字化智慧的产品首发,推动新疆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演进,赋能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点燃美好生活新引擎。
算力项目强势招商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托里县今年专门在商博会上预订了一个展位,展示其打造的绿碳智算产业园区。
目前,托里县正在建设新疆塔城(托里)绿碳智算产业园区,吸引来20家企业备案,其中6家企业已落地投资,算力规模达到1.6万P。“7月份,我们建设的4000P算力项目将点亮投产,主要应用于大模型训练。”密和(新疆)数字集团有限公司商博会展位负责人许齐说。
相比东部地区,新疆算力项目运维成本优势明显。6月26日举行的2025亚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交流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表示,新疆清洁能源丰富、电价较低且气候凉爽,能够为算力中心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行环境。这一优势吸引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入疆。
不只是托里县,包括伊吾县、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等,都在商博会上为算力产业“吆喝”,展位上的大屏滚动播放着算力产业发展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信息。新疆希言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看好新疆对外开放市场,已注册落地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计划生产算力产业所需的中央处理器、芯片等硬件。
截至6月27日,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均签下算力项目大单,投资金额上百亿元。
首设数字经济领域展馆
近年来,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迸发出引领时代发展的巨大能量。
为此,今年商博会首次设置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展馆。走进该展区,高科技元素扑面而来。展位上,会唱歌、会跳舞的机器人,正在跟客商“对话”;会伸“手”打招呼的巡检机器狗,追着小孩嬉闹;仿真机械臂拿取矿泉水、打乒乓球……
“像是在看《机器人总动员》电影!”市民刘海军说。
商博会不仅是数字经济领域高精尖科技产品的重要秀场,也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交流的重要平台。连日来,商博会上举行了2025亚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交流会、中国新疆—中亚国家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企业对话会等10余场与数字经济发展有关的会议。
数字经济领域权威专家、宏观经济领域研究专家、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负责人等,纷纷聚首新疆,为新疆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目前,我国与26个国家签署数字经济合作备忘录,建议新疆加快数据跨境流动,促进数据产业高水平开放。”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说。
此次商博会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首次来到新疆探路市场。截至目前,该协会已发布176项团体标准,累计为3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6月26日,该协会借助商博会平台发布了4项团体标准。
数字技术渗透到千行百业
应用数字技术,守护绿水青山。6月27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在商博会上发布的视联网“飞网算指控”低空经济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应用到该州播种造林、森林巡检、湿地保护、病虫害监测等领域。
“通过数据整合与设备集成,我们已实现林草资源精准定位、精准保护和综合监测。”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马杰表示,该州已建立起统一的林草资源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
当天,昌吉州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进行了无人机远遥实飞演示。在低延时、高安全、可兼容的V2V(一种通信技术)视联网加持下,演示人员精准遥控170公里以外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上空无人机,画面实时回传展馆大屏,画质清晰。
一边是宾客齐聚展位观看远程遥控无人机演示,一边是客商爬上无人驾驶矿卡现场体验。近年来,新疆深入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无人驾驶矿卡需求迅猛增长。看中新疆智慧矿山建设市场和中亚市场机遇,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6款无人驾驶矿卡国内首发放在商博会上。
数字经济已渗透到新疆千行百业。在农业领域,智慧农场、智慧牧场不断涌现;在工业领域,无人工厂、无人矿山正加速培育;在服务业领域,正加快发展智慧物流、跨境电商、数字文旅等。
当前,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重塑经济结构。近年来,新疆准确把握机遇,加快数字经济布局,加快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打造服务亚欧、辐射全球的数字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