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风采丨逄子剑代表:告诉世界南疆的变化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这10年间,南疆之变,件件都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大事。”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逄子剑告诉记者,今年的全国两会,最让他激动的是在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用亲身经历告诉世界南疆的变化。
“90后”的逄子剑出生于山东莱阳,2014年大学毕业后赴南疆基层乡镇工作,现任喀什地区招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全国人大代表逄子剑。本人供图
他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莎车县乡镇工作了10年,见证了南疆五地州本科高校实现全覆盖、“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开工建设、多个机场投运等。在新疆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他向国内外朋友们发出邀请,“来喀什走一走、看一看,亲眼见证南疆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南疆的经济活力。”
逄子剑初到新疆,在疏勒县巴仁乡琼克其其村任党支部副书记,他走访村民,筹募物资,改善村容,被村民亲切称为“小逄书记”。2019年,他调任莎车县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解决居民用水难题,推动棚户区改造,赢得居民赞誉。2021年,他调往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任党委书记,面对盐碱地问题,他深入调研,引进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起初遭遇阻力,但他坚持不懈,最终说服农民试种并取得丰收。随后,他推动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乡亲们收入明显提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以来,逄子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深入基层走访调研,认真记录民情民意,把大家的心声和期盼带到全国两会上。他围绕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了多条意见建议,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逄子剑提交了7个建议,包含喀什市布局建设光伏电力外送通道、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改扩建、优化中吉乌铁路国内段线路走向等内容。
逄子剑结合工作实际,归纳了在促进南疆农牧民增收方面的几个发力点。他很看好深喀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潜力,认为其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优惠政策,成功引进了龙头企业,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在旅游促进增收方面,喀什借助央视春晚分会场的“长尾效应”,帕米尔高原等5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效应,还能产生更多效益。
“这10年间,南疆发生的一些大变化,是我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能够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逄子剑说。
记者手记
把青春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听到逄子剑代表的故事,仿佛翻开了一本南疆巨变的生动相册。在他的讲述中,南疆的变化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
从初到南疆的懵懂青年,到如今见证并推动南疆发展的基层干部,他的十年青春岁月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
他见证并参与了南疆的发展变化,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都倾注了他满腔的热情和心血。
我从他身上感受到,青春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他是南疆无数基层干部奋斗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也为南疆的未来注入了无限希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