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就在新疆当个“农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明天出货,多少颗?”“辣椒3000株,东边4号棚”……2月26日傍晚,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安定村,王都飞穿梭在一片温室大棚中,不断回应对讲机里的话。
王都飞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华真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年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2006年考上新疆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学校与新疆女孩相恋,毕业后便在新疆安了家。
“以前对种地没啥概念,真正开始干了就越来越上瘾。”王都飞认为,育苗技术作为农业产业链的起点,如同播种希望的初始章节,其科学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后续作物生长的品质与产量,对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王都飞(右一)在温室大棚内查看苗的生长情况。图/王都飞提供
毕业后,他的几份工作都和育苗相关,从吐鲁番的烈日、昌吉的肥田,到河南兰考的沙海、山东寿光的温室,他在精心培育数十种蔬菜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第一份工作中,王都飞学习了技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中,他成为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员和主管。其间,王都飞一直都想着自主创业。
2013年12月初,他来到妻子的家乡伊犁,考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良种繁育场时,这里管理人员知道其想租赁温室大棚创业,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免收两年的温室大棚租金,并免费提供卷帘机,当地新良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向他赊销蔬菜种子、肥料等农资。
2014年,他开始尝试有机蔬菜种植,尽管怀着满腔热情,但在生产和销售的双重压力下失败了;2015年,历经挫折的王都飞重振旗鼓,他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把控每一环节,确保蔬菜的最佳生长环境,虽然产品备受好评,但销量并不理想。
对王都飞来说,创业之路的艰辛超乎想象,“有机会和时间出去学习交流,就一定会去。”王都飞感慨,自己做了农民,需要学习还很多,不但翻起了大学时的课本,还不断地购买相关书籍,甚至有一次购买的书超过一百本,就为了掌握提升育苗技术的秘诀,确保温控、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都能达到最优。
“当时,穴盘育苗技术在这里还是空白,刚好我有这个技术,就决定把专业技能转化为实践。”王都飞说,穴盘育苗技术是采用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2016年,他创立了华真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蔬菜花卉穴盘苗的生产与销售业务,以及蔬菜栽培、芽苗菜生产、无土栽培等多个领域。
从最初的两个大棚起步,到如今19座配备了先进设施的育苗温室大棚,培育了10余种蔬菜和花卉幼苗。王都飞介绍,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拥有智能播种机、高效搅拌机、精准喷灌系统等设施,还在灌溉技术、精准施肥、病虫害智能监控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眼下正值早春蔬菜育苗的季节,温室大棚内,一株株辣椒、西红柿、油白菜等蔬菜秧苗已破土而出,工人们正忙碌着穴盘育苗、搬运、浇水等工作,勃勃生机。“春季特别忙碌,每天都有大量的苗出货,订单量占到了全年的70%。”王都飞说,每座大棚所育的苗足以供应400多座蔬菜种植大棚,目前,已经签订了1000万颗(棵)苗的订单。
“每株育苗都要保质保量,这关系到一个家庭半年,甚至一整年的收入。”王都飞说,所以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这些年来,在王都飞的带领下,华真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设施农业的领军企业,带动当地群众2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王都飞是千千万万扎根西部、建设西部青年的缩影。他说,要脚踏实地在新疆当个“农民”,继续深耕设施农业领域,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