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教师刀尖上的文化传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沈祖孝
尚未踏入乌鲁木齐市第127中学牌匾文化工作室,便隐隐传来一阵凿木之声,似有节奏的鼓点,又像岁月的低吟。推开门扉,风格各异的牌匾雕刻作品陈列得井然有序。工作台上,7把刀具整齐排列,1把刻刀在贾景富手中翻飞自如。
“牌匾雕刻,俗称书法刻字,是一门将书法艺术与雕刻技艺完美结合的古老技艺。它以精湛的刀法在材质上展现书法之美,传承着文化的厚重与艺术的魅力。”第127中学团总支书记、书法教师贾景富说,2019年,牌匾雕刻被河北省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院就有门,门上就有匾。牌匾曾是中国院落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它起源于商周,发展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牌匾将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被誉为“古建筑的灵魂”。
32岁的贾景富是河南南阳人,2018年6月从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来到新疆。
这位90后教师为何会对牌匾雕刻这门古老艺术情有独钟?“我与牌匾雕刻的缘分始于4年前的支教。”贾景富说。
贾景富在和田市阿克恰勒乡支教期间,学校附近板材厂常常会把废弃的边角料送给学校,用于生火做饭,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边角料时,贾景富心中涌起一股惋惜之情,决定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将这些边角料变废为宝,进行书法刻字创作。
没有专业指导,贾景富便自学。他跟着网络教程,凭借着对木刻的热爱与执着,一点点摸索,并不断尝试和改进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支教期间,他为乡里新建的和田食堂精心雕刻了牌匾和门牌,这些作品如今已成为阿克恰勒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无止境,回到乌鲁木齐后,贾景富对牌匾雕刻技艺的追求愈发强烈。每年一到寒暑假,他便开启学艺之旅。4年来,他先后奔赴山东、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拜师学艺,取各家之精髓,系统学习传统牌匾刻字技艺。
“和其他传统文化载体不同,一块牌匾可流传百世之久,牌匾雕刻是中国传统工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深入钻研。”贾景富说,为让每块牌匾在观感上更有灵气,在雕刻过程中,要不断根据经验对字体、字号进行调整,牌匾的气势和韵味都是雕刻功力的体现。
为了传承牌匾雕刻技艺,2022年2月,乌鲁木齐市第127中学开设牌匾文化社团。在社团活动课上,贾景富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解牌匾雕刻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雕刻技巧,引领学生走进这门古老艺术的殿堂。同时,通过牌匾社团的创作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融入作品中,让学生们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年多来,社团先后培养了200余名学生。
该校八年级(3)班学生杨雅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学习牌匾雕刻两年多来,她的作品在各类展览中屡获佳绩。杨雅妮说,学习牌匾雕刻需要耐心与专注,从设计到雕琢,每一步都需全神贯注。“同学们都非常期待贾老师的社团课,因为老师不仅会教雕刻技艺,还会引导大家将个人风格融入作品中,每次完成作品都充满成就感,希望能将这门古老技艺传承下去。”
如今,走进乌鲁木齐市第127中学校园,校史馆、图书馆、润心农场等,随处可见贾景富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设计制作的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牌匾。学生们在参与雕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看到用自己的双手为校园留下的独特文化印记,学生们增强了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一项技艺的发展,需要守正创新,更需要薪火相传。“牌匾雕刻技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种延续方式。我一定要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贾景富说,今后将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他们学习、体验,并爱上牌匾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