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从刀郎到《舞乐新疆》:各民族交融的中国史
总台龙年春晚新疆喀什分会场惊艳世界,有人问编导张鹏:《舞乐新疆》属于什么舞种?张鹏回答:“我无法告诉你它是麦西热甫、黑走马,还是萨吾尔登、库姆孜弹奏,你会发现它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动作是由这些舞蹈拆解后重新编舞……”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正是守正创新的魅力!
2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新疆喀什分会场《舞乐新疆》节目精彩上演。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新疆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2023年8月11日,刘亮程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的木垒书院看书。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赵长福摄
2023年8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新疆作家刘亮程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本巴》上榜。
“《本巴》是一部向中华民族优秀文学经典致敬的作品。”刘亮程说,他长期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热爱《江格尔》、《玛纳斯》、《福乐智慧》等犹如热爱诗经、唐宋诗词,它们同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为中国作家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中国土地上原生的中国故事中,有我们熟悉的山川河流土地的名字,有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强大的认同度和凝聚力,不在于族群、血统,而在于文化、文明。
4月28日,演员在表演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瑞摄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独特综合艺术形式,基本成型于16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木卡姆艺术进行了抢救式保护,使其从口头传承走向文本传承。2006年开始,“刀郎麦西热甫”和“刀郎木卡姆”先后被联合国、原文化部评为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木卡姆吸收大量中原音乐元素,比如哈密十二木卡姆非遗传承人艾力·卡德尔,是伊吾县下马崖乡人,从小跟着驻防的陕西籍官兵学会了吼秦腔,如今,他能拉着艾捷克连唱半个小时的豫剧、秦腔、黄梅戏。
同时,木卡姆也极大丰富了中原音乐。
黎格宏(左二)在2020天地世界音乐节上,和木卡姆艺人一起演出(2020年10月摄)。 黎格宏供图
“木卡姆可以勾魂!”广东青年黎格宏说。2023年11月,他登上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丝绸之路之声》栏目舞台,演唱纳瓦木卡姆选段的视频,全网热传。
黎格宏与木卡姆相识于4年前,莎车县一间餐厅里,民间艺人们席地而坐,手持乐器,闭眼合唱,或高亢或婉转,亦急亦缓。虽听不懂唱词,但音乐人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曲是多么丰富。
木卡姆打开了黎格宏音乐生涯的新篇章,4年间往返于新疆与广东的次数,他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向新疆艺术学院中国传统音乐系木卡姆表演专业讲师阿依西古丽·木合买提拜师时,老师说想学木卡姆,就要掌握维吾尔语,把控节奏、注重情感表达……当时,阿依西古丽的话还没说完,黎格宏就用维吾尔语铿锵有力地说:“多难,我都学!”“这让我十分感动,决定收下这个徒弟。”阿依西古丽回忆说。
终于,黎格宏站上舞台,像4年前他在莎车县看到的民间艺人一样,气定神闲,轻闭双眼,悠扬哼唱起了木卡姆。
2023年8月24日,非遗传承人在阿瓦提县刀郎麦西热甫传承中心表演刀郎麦西热甫。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影报道
歌声中,有对大自然的礼赞,有旷野上的奔跑与呼喊,也有爱的忧伤与狂喜……
疆外音乐人在新疆这片多元文化“富矿”中成就了自我的,远不止黎格宏一个人。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满怀音乐梦想却处处受挫的四川青年,因为爱情来到了新疆,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疆音乐的营养,工作之余,要么泡在图书馆读书,要么到大漠边缘的维吾尔族老乡家采风……2004年1月,他发行个人首张音乐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时风靡全国。
他就是刀郎。
“刀郎”得名,源自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莎车等县独特的文化现象——“刀郎文化”,以奔放豪迈、悠扬明亮、神秘深邃的歌舞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现了刀郎人在荒漠中艰苦而自由的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刀郎的音乐,既是对新疆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传承和弘扬。
“古西域的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为中华文明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牛汝极说。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展演剧目《五星出东方》。记者 周鹏摄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这块广袤的大地本身又拥有众多的民族和宗教信仰,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这种多元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各民族文化也在中华文化主干的滋养中,向上而生、枝繁叶茂。
1995年,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出土了一块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的织锦护臂,是汉朝时期中央政权有效治理西域的实证,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的推动下,北京新疆两地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舞剧《五星出东方》,讲述了一段西域文明与世界大同的传奇,男主角“奉”、女主角“春君”,来自尼雅汉文木简中一句话“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
通过艺术为西域先民塑形造像,《五星出东方》反响热烈,正是因为它激活了中华文化遗产中铭刻着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民族记忆和精神基因。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记者 肖春飞 任江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