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大地英雄:爱国主义贯穿新疆历史
在空中俯瞰宗棠路大桥。郑滕兴 摄
龙年春节,哈密市伊州区恢复了旧名的“宗棠路”,吸引了不少人在崭新的路牌下拍照留念。
近年来,新疆“左宗棠热”持续不减。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核心。当中亚军阀阿古柏窃取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不顾年迈,抬棺西征,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击溃阿古柏,收复新疆,彪炳史册。
乌鲁木齐市水塔山公园里的左宗棠像。高芳 摄
乌鲁木齐水塔山公园,有一座“一炮成功”仿古炮台,炮台前方广场上,左宗棠的汉白玉雕像巍然屹立,目视前方,仿佛在守护着这方土地的安宁。
“一炮成功”就是收复新疆时的一场大捷——左宗棠部将刘锦棠率清军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六道湾山梁上架起大炮,向迪化城仅开一炮,阿古柏部即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城内各族人民拿出牛羊肉等犒赏迎接将士。中国军民乘胜收复了迪化,并很快在各地击溃阿古柏守军,在半年左右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天山北路,又乘胜收复南疆。
在左宗棠的辛勤经营与大力建议下,1884年11月19日,新疆建省,清廷任命刘锦棠为首任巡抚。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100多年过去了,新疆各族人民仍然铭记左宗棠的丰功伟绩。
图为左公文化苑。杨明 摄
哈密是左宗棠率领大军剿灭阿古柏、抗击沙俄侵略并收复新疆的战略要地,他坐镇哈密期间留下了众多遗址遗迹。哈密市高度重视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工作,2021年10月,左公文化苑在伊州区落成。2023年11月10日,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2024年1月,哈密市在北京召开了左宗棠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传承规划研讨会……当前,哈密创作编排的舞台剧《左公柳》正在紧锣密鼓排演之中。
从张骞、班超、耿恭到林则徐、左宗棠……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中,许多事件在新疆发生,许多人物在新疆登场,许多史诗在新疆完成,贯穿其中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内的林则徐雕像。陈震军 摄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构陷革职,遣戍伊犁。在新疆期间,林则徐没有消沉,积极兴修水利,勘察土地、屯垦边防。1850年1月,重获起用后的林则徐途经湖南长沙,约见一个比他小27岁的年轻人,湘江泛舟,彻夜长谈。此时林则徐抱病在身,自知不久于人世,遂将自己在新疆所见所闻所想悉数告诉这位年轻人,临别之时,林则徐再次表达了对新疆边防的担忧。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对方:“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他日西定新疆,非君莫属!”
这个年轻人,就是左宗棠。
“林则徐为什么能够跟年轻的左宗棠成为忘年交?因为他们都是爱国主义者。”常年研究左宗棠的湖南作家徐志频说,“林则徐一番湘江夜话,将心愿和盘托出,把自己实地绘制的新疆边防地图交给左宗棠,并对他大加激励与鞭策。这为左宗棠20多年后收复新疆埋下了伏笔。”
历史并非巧合,而是这片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始终有人在拼命守护。他们,是新疆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天山庙星空下的班超塑像。李华 摄
古城喀什东南郊,吐曼河和克孜勒苏河汇流的一块三角地带上,盘橐城默然伫立。这座占地14.5亩的城池,曾是疏勒宫城,也是东汉名将班超驻守过17年的地方。风雨飘摇间,班超“投笔从戎”,凭借着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才能,纵横捭阖,再次打通西域,并在西域经营30多年,名垂青史。公元76年前后,当班超奉旨返回中原时,西域百姓万般挽留,于阗王和百姓“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如今,盘橐城中,3.6米高的班超全身塑像屹立,36勇士雕像整齐排列在班超像两侧。
乌什县城制高点燕子山顶,陈汤烽火台遗址和陈汤跃马塑像向人们讲述着当年大军南北两路出击康居,斩郅支单于的壮举。“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心和气魄,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血性与浩然正气。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汪志鹏 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形象地写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将士出征威慑来犯之敌的故事。
诉说艰难困苦,又不失如火激情、报国情怀的边塞诗,从汉代发端,隋代兴盛,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在描绘边塞独特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的同时,书写着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胸怀和抱负。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诗歌流派“群雄逐鹿”的时代,新疆大地上崛起了“新边塞诗派”,新疆诗坛“三剑客”杨牧、周涛、章德益以诗歌描述新边塞风情,歌颂西部精神,带动形成“新边塞诗派”诗人群。
“西部太阳
熊熊运行于太空
那原是五千年熔汁般的血水泪水汗水
倾泻进一颗民族心的巨大铸型
而浇铸出的辉煌的渴望”
雄浑磅礴、炽烈如火的诗歌,远承汉唐,在新疆大地上燃烧,在西北地区乃至中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持久的、广泛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册上永远地留下了“新边塞诗派”的不朽诗名。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多少沧桑巨变,多少红色记忆,多少壮怀激烈!
《阿娜河畔》。资料图
不久前,维吾尔族作家阿舍出版长篇小说《阿娜河畔》致敬父辈、回望故乡。阿舍是“兵团二代”,在塔里木河下游军垦农场出生长大,《阿娜河畔》还原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戍边史和屯垦史。在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始终是维护国家统一、开发新疆的重要国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军铸剑为犁,几代人艰苦劳作,把昔日人烟稀少的戈壁荒漠变成瓜果飘香的安居之地。
在《阿娜河畔》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初代垦荒者日夜奋战在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滩上,衣衫褴褛,住地窝子,喝咸涩发苦的井水……艰苦的物质条件和超负荷的劳作,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美丽初心和昂扬激情。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进疆的解放军,抑或是60年代陆续进疆的知识青年,他们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积极投身国家的建设。他们从不吝啬自己的青春,不怀疑心中的理想。”阿舍向兵团人表达着崇高的敬意,向艰辛与辉煌致敬。
历史题材画作——《锡伯族西迁画卷》局部。作者/翟跃飞
新疆大地,遍布英雄。
十八世纪下半叶,相隔短短几年,亚欧大陆上出现了两次可歌可泣的万里长征,一次由东向西,一次由西向东,终点都是新疆伊犁。
先是1764年,4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家属从沈阳出发,他们告别乡亲,骑着马,赶着牛车、驼队,浩浩荡荡,踏上西迁戍守新疆之路。一路向西,千辛万苦,经过1年3个月的跋涉,这支队伍终于到达了今天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完成了流芳青史的锡伯族万里戍边的壮举。如今,一年一度的“锡伯族西迁节”不仅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成为新疆各族群众共同缅怀锡伯族西迁历史,铭记为国戍边光荣传统的节日。
随后的1771年,迁居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为摆脱沙俄压迫,发动武装起义。首领渥巴锡带领3.3万多户近17万部众,踏上东归之路。他们一路向东,冲破重重围追堵截,战胜严寒和瘟疫,以人畜减半的巨大代价,终于到达了伊犁河畔,完成了万里东归的壮举,当时清廷举全国之力予以救援。土尔扈特部从此安置在祖国边陲,成为生产、戍边的重要力量。
为国戍边,是贯穿新疆历史的高频词与关键词。一代又一代人,有的世居于此,有的迁徙而来……融为一体,成为祖国边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
民警向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赠送书画作品。沙辉 摄
生于1942年6月的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从19岁起就义务巡边,24岁时成为乌恰县吉根乡千里边防线上的首批义务护边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防线上数十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在护边生涯中,布茹玛汗遭遇过无数危险。她在边境上的无数石头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下了“中国”两个字。
从古到今,新疆大地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点点滴滴、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熔铸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新疆400万各族同胞深明大义,天山南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和推动下,6年多时间里,新疆各族人民毁家纾难,节衣缩食,为抗战前线捐献了154架“新疆号”战斗机,有力地支援了前方将士。
留存至今的抗战时期老照片铭记着新疆人民的爱国热情:许多人捐出了挂毯、绸缎、衣服及牛羊毛驴等;一位78岁的老太太,当场摘下了自己唯一的财产金耳环捐献;喀什一位贫苦寡妇,捐出了自己一穗一穗捡来的一袋小麦……当时,新疆人民的支前口号是:“抗战一日不停,吾人的募捐活动一日不止。”
《破防!新疆牧民手擎国旗 雪中奔马助威冬奥健儿出征》视频截图 新疆卫视抖音号
深入了解新疆的历史与今天,就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在新疆,无论是“骑毛驴上北京”的库尔班大叔、50多年扎根艰苦偏远地区巡边护边的魏德友,还是十余载坚持每周在自家小院里升国旗的七旬老人沙勒克江·依明,雪中策马、手擎国旗送中国冬奥健儿出征的新疆牧民们……爱国主义,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股雄浑、阳刚、血性之气,贯穿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华文明累累历劫而不灭的重要原因。(记者肖春飞 任江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