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守“城”在楼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八级大风天年均有80天,浮尘天年均150天,夏季地表温度高到零上70摄氏度,冬天冷至零下30摄氏度,没有网络,没有人烟,甚至用不了手机,这样的地方,你能待几天?
有一个49岁的单身汉,他一待就是16年。
“刚来的头几年,几次想走,但次次都把收拾好的东西又放回宿舍里。最后一次,在地下墓室里看到被盗掘分子新挖开的洞和墙上被划坏的壁画,心疼得不行,所以下决心不走了,就在这里吧。”若羌县楼兰文物工作站看护员李鹏飞说。6月8日,他获得今年“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
楼兰文物工作站距若羌县城约330公里,周边全是荒漠,工作站的管护区域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兰故城遗址,还有多处古墓葬群。
在这里发现了由魏晋时期中央政权颁授给西域官员的铜印“张帀千人丞印”、李柏担任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时写给焉耆王龙熙的书信《李柏文书》、晋代的手抄《战国策》纸页……它们见证了以楼兰为代表的古代西域地区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实证着自汉代以来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治理。
自称“没啥文化”的李鹏飞,把这些关于楼兰的历史价值都牢牢记在心里。每当他一个人坐在沙堆上望着遗址时,脑海中总会想象着当年这座丝绸之路重镇的模样:边关将士恪遵功令,城中百姓安居乐业,沿途商旅来来往往……“那时候守城的军士,可能跟我现在的心境一样吧,有份很重的责任。”
恶劣的自然环境侵蚀着楼兰故城遗址,大风、沙尘暴、雨雪、地震等自然灾害让残垣的外层发生持续脱落,墙体出现裂缝,部分地基塌陷。这些状况都要第一时间发现,所以文物工作站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天都要出去巡检,上百公里的活动路线,李鹏飞和其他看护员天刚亮就要开车或者骑摩托出发,每到一处文物点,都要近距离检查几遍,残垣上细小的裂缝、风化、坍塌情况都要拍照记录,上报文物部门,及时排除文物安全隐患。
巡查路上遭遇恶劣天气是寻常,“一口馍馍半口沙,躲进墓室避风沙”,李鹏飞常用这话形容自己的巡逻之路,而更危险的是在沙尘暴中迷路或者遇到流沙坑。
“脑子里要记清楚上一次来查看的情况,一些冒出来的脚印、轮胎痕迹、垃圾,都是有人进来过的警示。”李鹏飞说。
外界以为的“荒无人烟”里,其实隐藏着不少对楼兰这片文化遗址虎视眈眈的盗掘分子,还有一些无知无畏的擅闯者。
为配合警方抓捕正在作案的盗掘分子,李鹏飞在搏斗中受过伤;追踪非法闯入的游客时,焦急的他骑摩托车撞上了沙堆,身上缝了40多针;轮班人手接不上,有一次他在站里留守了半年多,回到县城“突然不知道怎么讲话了”……
李鹏飞经历的这一切,26岁的看护员玉米提江·吐逊或亲历过,或听说过,渐渐地成为玉米提江驻守楼兰的理由之一。
“7年前来楼兰的时候,听老李说来的小伙子都待不住,我一直记得他那时的神情——失望又无奈,我就想看看自己能扛多久。”这一扛,就是7年。2021年,玉米提江带队在更靠近楼兰故城的地方参与新建了一座保护站,以便更科学高效地守护好故城的遗存。
“不怕带着年轻娃娃巡查,就怕他们待不住。”李鹏飞说,他守在楼兰的日子里,遇到了很多激情满满走进工作站,但扛不住枯燥、寂寞、清苦而离开的年轻人。
李鹏飞理解他们内心的纠结,也尊重他们的选择:“娃娃们跟着我一天,我就好好带他们,让他们找到自己参加文物保护工作的价值。”
玉米提江显然已经找到了这种价值。轮休回到县城时,他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送自己的“印象楼兰”——在没有光污染的深夜里,他拍到了璀璨的银河;在日出日落时,他拍到自然之光给楼兰故城残垣披上的五彩霞衣。
“我希望用更积极的视角让大家看到楼兰,看到故城遗址保护的现状和成果。”玉米提江说,守护楼兰的经历一天天提升着他内心深处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楼兰故城遗址的管护区内建起了步道、围墙、停车场以及高约35米的全钢制瞭望塔,驻守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也进一步完善。
或许若干年后,楼兰故城的遗迹还是会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渐渐消失,但李鹏飞还是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它的生命延续得长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