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看文物中的母爱
5月12日是母亲节
母爱是无私的奉献
是永恒的守护
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跨越千年依然让人为之触动
接下来一起看看
文物中的母爱吧!
这件哺乳俑1972年出土于四川资阳县南市,现藏于四川博物院。该俑身着交襟长袖,盘坐,高梳发髻,头戴巾,面带微笑,左臂环抱婴儿,表现出一位母亲的慈爱形象。
1952年陕西省长安县杜曲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类陶俑大多数形体不大,比如这一件不到十公分高,红陶质,模塑成型施彩绘。此陶俑梳峨髻,上穿交领窄袖长衫,下着及胸曳地长裙,臂弯里有一个可爱的婴儿靠在母亲右肩膀上,母亲侧仰着脸贴近孩子,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画面十分让人暖心。
西安市西大街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此俑生动地展现了母亲为孩子沐浴的场景,手抱莲蓬的童子趴在葵花形澡盆之中玩耍,抬头张望,站立的母亲双手按住嬉闹的孩子,为他搓背、洗澡,场面十分温馨。
现珍藏于鄂尔多斯博物馆。人常说舐犊情深,心思细腻的古人以动物喻人,创作出许多表现母子温情的艺术佳作。铜器以母羊哺乳小羊为造型,让人感悟羊尚有跪乳之恩,我们更应感激母亲的抚育之情。
牛虎铜案为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24号墓。此案由一虎二牛构成,老虎咬着牛的后背,大牛腹下横站着悠然自得的小牛。正如此器物向我们展示的,即使处于危难之际,母亲仍奋不顾身保护子女周全,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现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件母子狮文物整体造型为母子嬉戏玩耍画面,形象生动,母狮子张口翘舌,颈部系有铜铃,一爪按在幼狮背上,似乎在告诫小狮子不要太任性调皮。小狮子卧伏于母狮脚下作顽皮状,给人以温馨之感。
克孜尔石窟224窟的壁画展现的故事叫“母鹿舍身不违誓言”。画面中,母鹿正哺育并舔舐着刚出生的小鹿,以深情的爱掩盖内心的痛苦纠结。小鹿仰头充满天真和稚气,在母亲的护佑下更显顽皮可爱。
相传,很久以前,森林中的母鹿刚产下小鹿,为孩子觅食时,不小心坠入陷阱,猎人正欲捕杀,母鹿哀求猎人让她先回去给孩子们食物,然后返回赴死,猎人答应了。母鹿回到小鹿身边,送去食物并交代了水草的地方,然后离开返回猎人身边。猎人见到母鹿归来,被其高尚的母爱和信义打动,最后放了母鹿。回城后,猎人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全城百姓,人们从此不再捕鹿。母鹿最终以高尚的母爱,为孩子争取到生存的机会,也为鹿群换来了平安。这些展现了自古以来,母爱无私、细心呵护、千古同心共情。
现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铜镜上饰铭文“长宜子孙”四字,意为使子孙长久有益处,此吉语包含着希望子孙兴旺的美好盼望。
“为善最乐”铜镜出自清朝(1644—1911),现珍藏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博物馆。铜镜捐赠者曾经讲述这样一段动人故事:记忆中的母亲,是最普通的农村妇女。母亲平日里话不多,却最爱“多管闲事”,不管哪家有困难需要帮忙, 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小时候,母亲有一块宝贝铜镜,说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传家宝”,说要代代相传。
铜镜上刻着“为善最乐”四个大字,母亲说,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家训。曾祖母从小便教育孩子“要多做好事,要行善积德”,久而久之,“为善最乐”成了家族家规。呈现出母亲希望子女和孙儿孙女要向善,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康涛给《贤母图》题款是“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儿子即将离家赴任,来厅堂向母亲进行辞别。
此幅画白描勾勒人物脸谱,以及衣锦裙罗非常细微,尤以儿子那高大的身影弯腰作态,诚心诚意的姿势,以及贤母闭目之状,以心告诫儿子的神态令人感动。
母爱从来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改变
它会一直存在
守护在我们身边
希望通过这些文物蕴藏的情感
让大家感受到母爱的深沉隽永
素材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文化和旅游部、新疆是个好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