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童真 妙趣可陈
——评天野儿童小说集《奔跑的冬不拉》◎刘金桥
日前,作家天野(本名:段蓉萍)的儿童小说集《奔跑的冬不拉》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小说以细腻的笔触、精心的刻画、巧妙的构思、绵柔的点缀,在儿童文学的“百花园”绽放出瑰丽色彩。
该小说集,按作家所言是其创作的一个全新开始。通篇聚焦当下儿童的精神风貌,先锋、前卫,且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环保自觉的叙事理念。如《飞向远方》这一章,作者借叶尔勒、广明、迪娜三个伙伴去拣贝壳的对话,折射出贝壳山的前世今生与世事变迁,以及孩子们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热爱与憧憬。
叶尔勒爱山如家、自始至终坚守“反正山上的东西不能拿走”的规矩。“听说,海螺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迪娜天真、无邪;而广明聪慧、直爽,总在讲述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克罗马农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佩戴贝壳做的项链……”美好瞬间,简单而快乐,总在这些伙伴的言谈微笑中留下经典的标记,比如:三个小可爱分糖吃的细节刻画,也将甜蜜带给了远方陌生的读者。
《奔跑的冬不拉》,该小说集的篇名,也是小说中意象最为生动、隐喻最为向暖的一篇。篇中出现的“阿肯”一词,是对优秀民间歌手的一种称谓,他们不仅是即兴演唱的行吟诗人,还是弹奏高手,是草原上极受欢迎和爱戴的民间艺术家。在此,作家颇具匠心地代入“阿肯”“阿肯弹唱会”,不仅是在描写幸福、欢乐的民间盛会,也在讲述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时,阳光、麦田……物质、生态与精神层面的双向奔赴与繁荣。我尤为着迷天野在《奔跑的冬不拉》中塑造的诸多细节,冬不拉的故事以及冬不拉与阿肯弹唱之间的牵扯与内在钩联。还有叶尔勒手中的拐杖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在不同语境中,以搞笑、奇特、变异的面目出现。拐杖成为叶尔勒形影不离的护身符,魔幻且神奇,也成为了叶尔勒成长的见证,同时也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小说的微妙之处似乎灵验于此,能以童真的青葱、风趣、自在和无所不能的想象化解成长中的困惑与尴尬,以寓言化的象征之物承载意象之外的题旨与含义,以幻化、羽化般的语言建构小说气氛,实乃独树一帜、技高一筹。
《礼物》一篇笼罩了祥和、欢乐的氛围,阿米娜一家三口到叶尔勒家做客,不仅尝到了肚包肉、包尔萨克等美味,还收到了伙伴为自己准备的精美礼物,“这是我从呼尔河滩拣来的,上面的图案很神奇……”一个鸡蛋大小的石头,通体青绿色,上面留有两道白色的线,好像两条奔腾的河流。阿米娜兴奋地赞不绝口:“这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礼物!”
叶尔勒的妈妈也给阿米娜的妈妈送了蓝底印有玫瑰花的方巾,这是招待远客的特有礼节。通体青绿色的石头和蓝底印有玫瑰花的方巾,见证了血浓于水的情谊。人间的美好就在这一来一往中得到升华,多民族共生共荣、和谐相处,充分反映了新疆各民族一家亲的生活美景。没有大话、没有矫柔造作、更没有标语口号,一切都是那样朴素、和谐、自然,这不就是新疆各民族向往和渴望的美好幸福生活吗?
天野的小说能在妙之中营造氛围、巧施审美。文本中几乎所有的叙述都以小主人公叶尔勒的快乐成长来收展,将曲折化为神奇、将坎坷化为坦途、将逆境化为动力、将憧憬化为梦境,为儿童而歌、为儿童而写……天野的小说将意料之外的构思与萨尔曼草原、月亮潭、山楂岭、呼尔河、克澜湾、贝壳山、蝴蝶谷、珍珠溪等紧密联系,在如童话般的文学世界里信马走笔,由此,建构出美妙的艺术境界,或许,天野是在着意构建一部走向西部美学的儿童文学精品。
《月亮潭》是文本小说《奔跑的冬不拉》的开篇点题之作,作者生动叙述了广明、叶尔勒从意外相见到相识、再到相知的感人过程。全篇构思奇巧,充分利用新疆独有的人文风貌,书写了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异同,在对比手法下透露出时代的变迁、乡村的发展这一美丽命题。环保课题的代入更具时代气息,广明给叶尔勒讲述奥特曼六兄弟的故事和叶尔勒给广明讲述月亮潭、萨尔曼草原的景观,两相对比、两相融合,揭示了草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互通互融、美美与共,小视角大课题、小故事大道理、小细节大世界,令人掩卷沉思。
天野的儿童小说的审美情趣与建构理念都在指向同一趋势:加持童趣、童真和惊艳、鲜妍的分量,让真实灵动随情表达溢出,在平凡的心灵处萃取,畅盈而唯美。2023年《文艺报》在儿童节来临之际,邀请作家、评论家代表,一起聊聊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应该怎么写时,邱易东说:“给孩子的作品必须是自然生长的树,有童心的真,有真实的丰富,才能带给人力量。”天野显然契合邱易东对儿童文学创作的期许。天野独具匠心的运用语言,使儿童文学这门艺术获得了建构的温暖和时代的热度,于此,小说《奔跑的冬不拉》才格外显现得童真浓郁、妙趣可陈。整个文本读后,恰恰也如序言中李东华所言:“那些已初步呈现汉语言之美的遣词造句,那些灵动、智慧的表达,那些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精准的描摹,那些既充满孩子气又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惊人之语,都让人生发由衷的赞叹和颂美。天野都一一做到了,并且恰如其分、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