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之声 阿勒泰科技工作者风采 | 朱进进:深耕小学科学教育十二载 以创新与热爱点亮童心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玮璇
在阿勒泰市实验小学,朱进进的名字与“科学创新”紧密相连。从教12年来,她身兼小学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多重身份,始终以打破学科壁垒为目标,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课堂上,她用自制教具让抽象原理可视化;课外,她带学生走进场馆,开展研学;在行业内,她分享经验,带动同行成长。十二载坚守,她用热爱与创新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也为当地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师生与同行眼中的“科学教育领航人”。

跨学科课堂创新:让科学原理“看得见、摸得着”
“科学教学不能只靠课本,要让孩子亲手‘触碰’知识,这样他们记住的才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鲜活的探索过程。”这是朱进进多年教学的核心理念。
在五年级 “热” 单元教学中,为破解热传递原理抽象难懂的难题,她耗时一个月研发可视化教具:用铜、铁、铝三种金属片搭建传导装置,搭配传感温度计,实时显示温度变化。课堂上,学生们看着铜片上的数值快速攀升,铝片次之,铁片最慢,瞬间理解了不同金属导热性差异。
“学生们刚才还皱着眉,看到数据变化时眼睛都亮了,这就是实践教学的魅力。”朱进进谈及课堂场景时,语气里满是欣慰。
在“火山喷发”主题课上,朱进进引导学生用黏土塑火山、小苏打与白醋模拟岩浆,当“岩浆”喷涌时,孩子们围着模型欢呼,科学兴趣在实践中被彻底激发。凭借创新教学,她的《测试反应快慢》获国家级二等奖,《金鱼》《电路出故障了》等课例也多次斩获地区、自治区级奖项。
“只要能让孩子们爱上科学,多花点时间研发教具、设计课堂,都值得。”她笑着说,正是这份坚持,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眼中的“趣味乐园”。

以爱育人:用多元实践守护“科学童心”
“每个孩子眼里都闪着对世界的好奇,我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帮他们把这份好奇变成探索科学的动力。”朱进进坚信,每个孩子都藏着对科学的好奇,关键是为他们搭建探索的平台。
在“馆校结合”课程中,她多次带队走进阿勒泰天文馆,当学生们通过望远镜看清月球环形山时,欢呼声此伏彼起,她趁机讲解“地球与宇宙”知识,让课本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当时有个孩子拉着我说:‘老师,原来月亮上真的有山。’那一刻我知道,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发了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朱进进的眼神格外坚定。
在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研学中,朱进进结合阿勒泰本土特色,教学生辨认辛夷、苍耳等药用植物,指导大家研磨药材、制作鼻炎保健药包。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和收获的笑容,朱进进更加坚定了“实践育人”的方向:“把本土文化和科学结合,既能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又能感受科学的实用价值,这是‘双赢’的事。”
此外,她还全力辅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从《双动力小船》科普创作到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再到创意编程比赛,朱进进手把手指导,助力学生多次获奖。“看到孩子们拿着奖状向我报喜时,我比自己获奖还开心,这就是育人的幸福感。”朱进进用陪伴与专业,守护着每一颗 “科学童心”。
辐射引领:以“传帮带”共筑科学教育新生态
“做教育不能只顾自己前行,要带着身边的同事一起进步,这样科学教育才能走得更远、更稳。”作为阿勒泰市学科带头人,朱进进积极创新教具,《光路反射演示盒实验》获自治区级二等奖,《不同金属热胀冷缩演示教具》《人体消化器官演示教具》接连拿下地区级一等奖。“有老师问我教具怎么做,我不仅教方法,还把制作过程拍下来,方便大家参考。”她总说,好的经验就该共享。
“我想让更多孩子知道,科学离我们不远,只要有好奇心、敢探索,每个人都能成为小小科学家。”朱进进的话语朴实却有力,如同她的教育实践一般,始终闪耀着初心的光芒,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童心间生根发芽、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