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教师领队李勋:“我不仅是老师,更要做孩子们的引路人”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包洪宇)“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就是我要奔赴的方向。”当吉林省教育援疆的号角吹响,李勋没有丝毫犹豫便向组织递交了申请。2024年8月19日,作为吉林省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教师总领队,她带着组织的重托、家人的牵挂,以及肩上的崇高责任与光荣使命,同112名援疆教师共同踏上前往阿勒泰的支教征途。
“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更是指引我勇往直前的航标。”抵达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后,李勋细致了解学情校情与教学短板,并指导援疆教师调整教育方法。她主导在全校推行“三步七环”教学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推动新教法落地,有效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我们组织教师开展200余节听评课、30余节公开课及线上线下培训讲座,与当地教师深度教研交流。”李勋说,“带领援疆教师边听边评、边教边改,以多样课堂锤炼专业素养,把派出学校的经验转化为面向全校教师的示范平台,努力变‘输血’为‘造血’,全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2024年是新疆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为快速提升受援地教师教学水平,李勋积极搭建平台,特邀吉林省教育专家开展线上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们精准把握新高考政策,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赢得广泛赞誉。
“援疆老师的到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教师项玉敏说,“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温度。”
“红纽扣”十项育人措施作为吉林教育援疆工作的重要品牌,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使命担当。作为学校党委副书记、德育副校长,李勋通过组织红色文化活动、升旗宣讲、与少数民族家庭共建联谊、深化“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举办传统文化手抄报展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认同与自豪感;开展参观边防检查站、举行清明节祭扫等“行走的思政课”,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把“四个自信”根植学生内心,点亮爱国心灯。
“德育既要关注养成教育,更要立德树人,引导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李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把思政教育作为培育初心与担当的有效途径,多措并举开展思政融合课堂。
来阿勒泰不到半年时间,李勋几乎听遍了所有班级的课。“孩子们活泼开朗,与我们很亲近。能为他们成长助力,意义非凡。”李勋说,“我不仅是老师,更要做孩子们的引路人。愿通过努力,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可能。”
“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默默奉献。”李勋表示,“我将继续在阿勒泰这片土地上,用坚实的脚步砥砺风节、丈量责任,用真情续写教育援疆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