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郑毅:警察的底色是永不褪色的为民初心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世菊 通讯员 李铭骥
在富蕴县吐尔洪乡,有一位被村民们亲切称为“小蔡警官”的民警——蔡郑毅。他是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吐尔洪边境派出所民警,在村民们心中,他是“雪山也是暖的”贴心人。
村民的“自家人”
“小蔡警官为人热情,说话和气,还是个热心肠。”家住吐尔洪乡喀拉奥依村的祖力哈说。祖力哈一家是蔡郑毅到村警务室后接触的第一户群众,其丈夫早逝,孩子上学,全家的生计全靠她支撑。蔡郑毅默默记下了这份艰难,一有空便和村干部登门探望,了解祖力哈的生活近况,主动对接政策帮扶。如今,祖力哈一家的日子已有好转,她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小蔡警官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雪山上的“守护者”
3月的吐尔洪乡仍旧被冰雪覆盖。每天天未亮,蔡郑毅就带着辅警开始一天的巡逻工作。他的警务包里总放着一本“民情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冷暖:“谁家要产春羔”“哪户老人需定期送药”……
只要提起蔡郑毅,牧民吐路洪·吐尔逊的眼眶就泛红:“有蔡警官在,雪山也是暖的。”2023年冬,一场暴雪压垮了吐路洪家的羊圈,百余只羊危在旦夕。蔡郑毅冒着零下30℃的严寒,和护边员们连夜铲雪,并协调乡里调来挖掘机,硬是为百余只羊抢出一条生路。
“邻家警务”暖人心
在吐尔洪乡,蔡郑毅的笔记本里写满了这样的故事:帮转场牧民找回走失骆驼、为务工人员调解劳资纠纷、给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山路再绕,人心不能绕。”他常说,“牧民递来一碗奶茶,就是把自己当成了‘自家人’。”
渐渐地,蔡郑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思路。他把日常工作中开展的“邻里守望、服务、调解、救助、议事”融入边境村落的点滴日常,并凝练成“邻家警务”工作法,在全大队进行试点推广。
“田间调解”化干戈
村民王某常说:“再硬的冰,遇上蔡警官的热茶都得化。”
2023年夏季,王某、张某两户村民因田地用水问题争执不下,甚至要动粗。对此,蔡郑毅没急着讲法条,而是请司法所干部和村干部一起来到地头,一边倒茶一边让双方把话说完。
经了解,冲突原因是两家田地地势高低不平引发用水不均。等大家把茶喝完,蔡郑毅指着田地耐心劝解道:“一起打井是为增收,好邻居得多体谅……”最终,双方在众人见证下握手言和。
如今,“田间调解”已成为吐尔洪乡的特色。蔡郑毅组建了“雪莲花调解队”,12名妇女化身调解员。2024年,该乡用“邻里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47起。
法治走进村民心坎里
为了让法治思想走进村民心坎里,蔡郑毅把反诈宣传单时刻带在身上,只要见到村民,都要发一份,再啰嗦几句;请村里艺人把反家庭暴力的案例编成唱词,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在阿肯弹唱中入脑入心。作为乡小学法治副校长,他专门制作课件,为孩子们讲授防欺凌课,课后还多次与教师研讨校园安全措施。
深夜,蔡郑毅在灯光下仔细整理群众发来的信息:“马保英老人病了,儿女在外”“小学围栏需加固”……笔记本里还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是乡小学学生写的:“有蔡哥哥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开心。”对他来说,这张小纸条就是最珍贵的“勋章”。
“守好这片土地,就是守好祖国的安宁。”星河之下,蔡郑毅与村民共织的“邻家警务网”,让边境辖区的每一个人都真切感受到:“警察的底色就是那永不褪色的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