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 做扎根边疆的白杨 用青春书写西部故事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丽娜·阿依登 通讯员 柴林林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激昂的号召,指引着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广袤西部,开启别样人生。
在祖国的西北版图上,准噶尔盆地北缘,静静坐落着被乌伦古湖守护的福海县。这里地貌多元,山地巍峨、丘陵起伏、戈壁苍茫、平原广袤、沙漠浩瀚,丰富的水资源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灵动的生命力。自2003年阿勒泰地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以来,先后有652名怀揣梦想的志愿者奔赴福海县,其中149人毅然选择扎根于此,用青春与汗水浇灌这片土地,而李树发就是其中一名。
跨越3000多公里,从河南来到新疆,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李树发用近20年的坚守,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从繁华都市到边疆热土
200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树发怀揣梦想,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福海县。初到新疆,广袤无垠的土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深深震撼了他。“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边疆,我怀揣着忐忑与期待,踏上了这片既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李树发回忆道。
彼时的福海县,乡村道路尚未全覆盖,“村村通”工程正如火如荼展开。李树发在县交通局与外业班组一起,扛着木桩、拿着榔头,每20米打一个桩子,用脚步丈量出全县的乡村道路。在与临县交界处的道路尽头,他把名字写在木桩上,深深扎入这片热土。
扎根边疆,守护一方平安
十几年过去,李树发从一名志愿者成长为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2024年,乌伦古河注入乌伦古湖的流量暴增,李树发与镇村两级干部24小时轮流上坝警戒,入户发动群众做好防洪准备,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冬季,乌伦古湖大面积结冰,他与沿湖各村“两委”班子常态化巡护,劝离上冰人员,杜绝事故发生。
“到镇上任职以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是我最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李树发笑着说。
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
对于李树发来说,留疆不仅是个人理想的追逐,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来到这里近20年,我见证了福海的变迁,同时,福海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这里的大美风景、各民族大团结的氛围,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在这里安家立业,我会继续立足岗位,为福海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树发的话语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作为留疆志愿者,李树发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作中引导更多志愿者选择留在福海。”共青团福海县委员会书记李文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持续打响西部计划志愿者品牌。”
留疆之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其间布满荆棘与挑战。但正是这些艰难险阻,砥砺着青年们的意志,让奋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李树发用近20年的坚守,证明了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从志愿者到守护者,李树发的故事,正是无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缩影。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边疆,让梦想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