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庭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阿勒泰市团结路街道银水路社区创新打造“庭院党建”服务模式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发勇 通讯员 阿依巴提·沙依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强调,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近年来,阿勒泰市团结路街道银水路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通过“庭院党建”服务模式,将基层治理单元从社区下沉至庭院,形成了“小庭院大党建”的治理格局。这一创新模式通过“红色阵地、理论宣讲、宣传培训、居民议事、便民服务”五进庭院,实现了组织建在网格、服务送到门口、矛盾解在源头,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红色阵地进庭院,打造“家门口”的党支部。社区设立了“红色庭院微阵地”,配备党报党刊、红色书籍、便民服务箱等,打造了集党员教育、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等功能于一体的前沿阵地。通过“1+3+1”工作模式,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共产党员户”四级组织体系,确保党的声音和服务能够直达居民家门口。
理论宣讲进庭院,构建“零距离学习圈”。社区组建了“庭院宣讲团”,吸纳党校教师、退休干部党员、模范代表等6人,采取“板凳课堂”“茶话会”“小院讲堂”等形式开展“一刻钟微宣讲”。退休干部党员多尔肯·吐尔迪说:“这种宣讲方式非常接地气,大家不仅学习了党的理论,还了解了惠民政策。”
宣传培训进庭院,培育“社区治理共同体”。社区联合共建单位、派出所等,在小区开展急救知识、防电信诈骗、禁毒宣传等知识宣讲培训28场。居民张建国说:“这些培训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知识大餐’,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和提升了应急能力。”
居民议事进庭院,搭建“民声回音壁”。社区开展“家门口”议事行动,由“五支队伍”每周选定1个庭院召开“庭院议事会”,采取“居民提事、网格议事、协商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五步工作法。居民耿道远说:“通过庭院议事,为我们解决了健身器材、路灯、座椅安装等问题,社区的服务越来越贴心了。”
便民服务进庭院,织密“15分钟服务网”。社区整合辖区资源建立“庭院服务资源库”,联合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每月开展“庭院服务日”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阿斯勒扎提·肯介别克说:“我们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等服务,并定期上门开展高龄补贴年审、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年度认证等,累计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
“我们通过‘五进庭院’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还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银水路社区党委书记阿依巴提·沙依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