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回暖也别急着脱棉衣,医生提醒:这些部位要“捂”好!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近日,气温逐渐回升,不少市民开始琢磨着把厚衣服收起来,换上轻薄的春装。不过,中医专家却提醒大家:别急着“减负”!应遵循“春捂秋冻”,尤其是老人、孩子和体质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
“春捂”是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春天刚回暖时,别急着脱掉厚衣服。因为春季阳气初生,人体的阳气也在慢慢恢复,如果过早换上单衣,一旦遇到突然降温,寒气容易入侵身体,导致感冒、咳嗽甚至关节疼痛等问题。
哪些人特别需要“春捂”?
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专家马生渊和李润涛表示,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的人尤其要注意“春捂”。这些人群抵抗力较弱,对气温变化更敏感。而阳气旺盛的年轻人则不需要过度“春捂”,以免导致体内阳气过盛。
重点保暖部位:腹部、背部、双脚和颈部
“春捂”不是随便捂,关键要护好这几个地方:
腹部:腹部有重要脏器,保暖腹部有助于保护脾胃阳气。
背部:背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保持背部温暖可提升整体阳气。
双脚:双脚离心脏远,血液循环差,容易受寒。老话说“寒从脚底生”,所以脚部保暖很重要。
颈部:脖子有大椎穴等重要穴位,受寒后易引发感冒等疾病,风大时可以戴围巾或穿高领衣服。
“春捂”要捂到啥时候?
李润涛建议,“春捂”的程度以不出汗为宜,出汗时毛孔张开,寒气容易入侵。时间上,一般从立春捂到春分,但具体要看气温变化。如果昼夜温差超过8℃,建议继续“捂”;如果气温连续一周都超过15℃,就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了。
小贴士:别突然增减衣物
医生还提醒,“春捂”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增减大量衣物。可以选择方便穿脱的外套,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灵活应对,如果感觉不舒服,及时咨询医生。
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让身体慢慢适应季节变化,增强抵抗力,才能活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