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广角 | 在阿勒泰,有一群会“跳舞”的木偶山羊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 11月1日,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白哈巴村,县艺术团冬不拉演员叶尔森别克·托依汗别克弹着冬不拉,木箱上的木偶小山羊也随之跳起了飒爽的“黑走马”。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爆后,剧中出现的木偶山羊跳舞场景,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来此地必探访活动之一。
叶尔森别克·托依汗别克(左二)与他的老师共同演奏“沃尔铁克”。 本人供图
“跳舞的木偶小山羊”是当地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叫“沃尔铁克”。叶尔森别克是该项目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叶尔森别克介绍,“沃尔铁克”寓意为“高山上的领头羊”,该项非遗也被称为“木偶山羊舞”,是当地牧民放牧时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沃尔铁克”中的道具——木偶山羊,是用桦木和羊皮、马皮、牛皮等材料制作而成,一般以羚羊形象为主。通过脊背连接的细线掌控木偶山羊四肢,支撑木偶的则是一根长度为80厘米左右的柳条。柳条一端连着木偶,一端嵌入木偶站立的空心木箱,通过轴承联动支撑。在表演开始时,演奏者会将木偶身上的细线圈套在弹奏手的无名指上,大拇指、食指、中指弹奏冬不拉,木偶随着无名指节奏舞动,形似跳舞。
“学习这项非遗技艺需要深厚的冬不拉功底,但这还远远不够。”叶尔森别克说。与“沃尔铁克”结缘,源于他3年前的一次“不自量力”。在他看来,会弹冬不拉就会“沃尔铁克”,在自学了几天后,叶尔森别克就跑到当地有名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赛里克·合德尔毛拉那里去“炫技”。没有想到,赛里克的山羊不仅会跳、会跑、会“吃草”,还能“传情”。这样精湛的表演彻底征服了他,现场拜师求艺。
初学时,叶尔森别克的山羊会跑会跳,也合拍,但就是不够灵动。为此,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努力练习,把老师的表演现场拍摄下来回家反复观看,只要一听到音乐,就开始练习控制无名指,同时不断打磨木偶山羊各处“关节”,让其更加灵活。
叶尔森别克·托依汗别克表演“沃尔铁克”。 本人供图
随着技巧的不断熟练,他的木偶山羊也变得灵活起来。会踏着“哒哒哒”的碎步行走,会低头“吃草”,会与人对视并点头问好,会晃动身体炫耀羊角,就连卧着休息的状态都变得活灵活现。就在前不久,叶尔森别克出色的冬不拉弹奏和配合无间的“山羊吃草”还被多家媒体报道。
随着阿勒泰旅游火热,“沃尔铁克”传承人和“木偶山羊舞”,已经成为哈巴河县各景区的引流招牌。为此,大家不仅在技术上不断提高,也开始在道具上花起了心思。五颜六色的“小羊”,圆形、方形的木箱上拓印当地岩画元素,还有华丽的演奏服饰等。当地很多年轻人加入“沃尔铁克”非遗传承班学习,如今,叶尔森别克和老师赛里克都在教授学员,并和学员们一起在各地进行“沃尔铁克”演出推广。
哈巴河县有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冬不拉、“沃尔铁克”等非遗项目,年轻的传承人越来越多。叶尔森别克表示,非遗在传承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更长久地在历史长河中留存,“我也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希望未来能在道具和演奏曲目上,融入更多不同文化元素,让‘沃尔铁克’成为全国知名的非遗传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