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无小事 警务暖人心 ——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实施“邻家警务”工作法侧记
民警在田间地头调解纠纷。 特约记者 王友波 摄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 王友波
小小村庄,千头万绪。富蕴县吐尔洪乡吐尔洪村有着“中国第二寒极”之称,最低气温可达-52.3℃。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驻守在这里的移民管理警察们通过创立“邻家警务”工作法打造老百姓身边的警务,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邻家警务”是以村(队、社区)警务室为单位,持续激发村民自治能力,全面推行“邻里守望、邻里服务、邻里调解、邻里救助、邻里议事”五大任务工作机制。
民警开展日常走访,了解群众困难问题。 特约记者 王友波 摄
邻家沟通,构建警民连心桥
“修路的大车天天从我家旁边经过,吵得一家人睡不好觉,有的墙面被修路的破碎锤震裂了!”8月25日,吐尔洪村村民哈某在每月25日召开的“邻里议事日”上说道。
“请大家安静一下!”正在主持会议的吐尔洪边境派出所民警加冷别克·朱曼说,“我知道大家都想谈谈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说……”
自建立“邻家警务”工作机制以来,吐尔洪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辖区群众议事、评事、办事自治理念,把邻里代表聚集起来,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实际情况,主动参与议事、说事、和事,实现基层治理由“替群众做主”到“请群众做主”的转变。
今年以来,吐尔洪边境派出所共开展“邻里议事”15场(次),协调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32件,同时把5件“疑难杂症”提交至村“两委”。
民警开展日常走访,了解群众困难问题。 特约记者 王友波 摄
邻家服务,促进警民鱼水情
“斯兰别克·瓦依家的小朋友在我们家呢,请家长不用担心。”“我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大伙别挂念了。”……在名为“达尔肯村民联系微信群”中,大家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见闻”。
“我是叶某的养母,孩子的户口在民警的帮助下终于办好了……”说起了困扰她多年的孩子落户问题得以解决,努某满心欢喜。
6年前,叶某的亲生父亲因犯罪入狱,母亲是聋哑人,无力抚养刚出生不久的叶某。努某得知此事后,依法收养了叶某。直到叶某到了入学年龄,努某才想到孩子没有户口无法上学。
民警金磊鑫在一次走访中,从努某的邻居叶尔包拉提·吐尔逊口中得知了此事。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邻里代表赛力克·吾塔尔拜与警务室公职律师彭晓晨来到努某家,认真讲解了收养相关法律及政策保障,同时,经派出所和村委会多次与民政部门对接,根据叶某现实情况,最终为叶某办理了户籍和入学手续。
在“邻家警务”工作机制的推行下,民警整合辖区人力资源优势,把具备医疗、教育等方面人才发展为志愿者,并把含有志愿者联系方式、服务内容的“服务清单”张贴至警务公开栏、发放至村民手中,同时建立通联机制,让辖区群众外出时放心、回到家里安心。今年以来,该所共服务群众300余人次。
邻家调解,共话警民一家亲
近日,在吐尔洪村的一片麦田里,一牧民与农田主人因牛羊误入麦田发生争吵,路过的村民胡尔曼·热合木对争吵部分过程进行拍摄并发至“拜依格托别村民联系微信群”中。民警夏利哈尔·恩特马克收到此信息后,一边组织警力前往现场,一边联系“邻里和事佬”队伍介入调解,对情绪激动的二人进行劝说,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吐尔洪边境派出所辖区边境线长78.2公里,辖区南北距离500公里、东西距离40公里,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年均游客量达70万人次,且商业场所多、人员流动多,人口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
“我们充分发挥民警同‘邻里和事佬’队伍‘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日常交流、警务联动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警民双向熟悉率。”吐尔洪边境派出所所长蔡俊表示。
民警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联管与共治,把社区、司法以及社会民间力量有机整合,建立“横向”联合机制,充分发动邻里具有深厚法律素养的老党员、老干部等群体,组建“邻里和事佬”队伍,主动排查解决困扰邻里的闹心事、烦心事,靠前化解邻里间的小矛盾、小纠纷。对无法调解的矛盾,由警务室民警负责调查,全面细致整理,并由用工单位、派出所、司法所及驻地党委、政府组成工作小组,包案调处,力争做到矛盾就地化解。
“自从加入‘邻里和事佬’队伍,我又找回了年轻时的干劲,每解决一场纠纷,就感觉自己还有‘用武之地’。”队员努尔兰·特留拜说,“感谢派出所给了我重新上岗的机会,我一定不辱使命,时时处处发光发热。”
“邻里和事佬”队伍自成立以来,通过民警和队员的共同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100%、处置反应时间缩短32%以上、群众满意率100%,矛盾纠纷较上年降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