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 | 李红秀:始终如一守护好“生命线”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通过近十年的收集,馆里现有老物件350件,最老物件可追寻到100多年前。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我们很多回忆。”4月14日,在阿勒泰市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户儿家”文化大院,解说员李红秀正在向大家介绍民俗陈列馆内的老物件。
李红秀是萨亚铁热克村村民,由她创立的“户儿家”民俗陈列馆述说着当地多民族和谐共居的百年传奇,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在民俗陈列馆内,陈列着从艰苦岁月相伴走来的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所用的马鞍、犁地器具、煤油灯等物品,斑驳的痕迹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段不朽的历史。
“户儿家”始于1861年,是指当时从甘肃、陕西、山西一带迁徙至阿勒泰市红墩镇一带的40多户汉族农民。“户儿家”是哈萨克族牧民对这40多户汉族人家特有的称呼,又称他们为“老四十户”。160多年来,大家相互扶持、繁衍生息,“户儿家”成员也发展到3000多人,并形成了独特的“户儿家”文化,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见证。
生于青海省的李红秀与“户儿家”的曹家后代曹中伟是夫妻。曹家爷爷爱讲“户儿家”往事,李红秀也非常爱听并把“户儿家”故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琢磨起来。她发现,“户儿家”家族成员由三四个民族构成的情况比比皆是,每家都能找到懂两三种语言的人。爷爷曹光友曾收养四个哈萨克族孤儿,并把他们抚养成人,又帮他们成家立业;婆婆杨树桢经常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邻居,与他们一起做家务,教他们做衣服。曹中伟会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能写一手好看的哈萨克族文字,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和当地哈萨克族老老小小谈心说笑,像一家人一样。
自成为“户儿家”家族的一员,李红秀便开始对“户儿家”家族的过去进行研究、对老物件进行积攒。她常听老辈讲“户儿家”来新疆的经历以及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故事。为让更多人了解“户儿家”,她细心收集每一件老物件。2012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户儿家”民俗展馆和文化大院落成,她做起了义务讲解员,这一讲就是12年。“‘户儿家’文化大院每天都会免费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及全地区的各个团体组织和游客。我很喜欢为他们讲述阿勒泰的民族团结故事。”李红秀说。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李红秀和周边邻居以老“户儿家”旧址为依托,创办“户儿家”文化大院,开设“农家乐”,发展庭院经济。如今,该院落从最开始的30平方米扩至200平方米,每天迎来送往各地游客。“户儿家”文化大院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家风家教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阿勒泰市首个正式揭牌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李红秀先后收获了阿勒泰市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阿勒泰地区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阿勒泰地区“五好文明家庭”、自治区“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荣誉称号。
“重温红色经典,让我们为之敬仰;展望美好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继续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始终如一守护好‘生命线’,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李红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