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应对连阴雨,如何“抢”秋收?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秋收进入关键阶段。一些地方农田渍涝、农机难下,影响秋收进度,也给秋种带来一定困难。解决秋粮收获、烘干晾晒、销售困难等紧迫问题,究竟怎么办?各地都有哪些具体措施在推进?着眼长远,又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新闻1+1》关注:应对连阴雨,如何“抢”秋收?
河北目前秋收进展如何?
河北目前秋收已经完成近八成,接下来如果要继续抢秋收的话,要怎么做?
总台记者 王帅南:本轮河北省持续的阴雨天气已经趋于结束,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还有降雨出现。当地正积极协调受力面大的履带式收割机来进行秋收抢收。当地一位60多岁的村民表示,近三十年来他就没有碰见过这种持续阴雨天气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很少有履带式收割机。
除了履带式收割机以外,烘干机在当地也很少使用。目前河北对履带式收割机,包括烘干的这些设施设备缺口还是很大的,为此河北的很多地方采取人机协同的方式去收获玉米。此外,河北正统筹调度全省各市的履带式收割机资源,形成互助机制。
着眼长远 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防减救灾能力?
在河南河北,这个季节少见的连阴雨天气,给当地秋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从长远来说,在农业上应当如何应对?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 杨亚军:从长远来说,结合今年秋雨的影响,我想重点从几个方面做。
第一,加快沟渠连通的整治。特别是现在农田毛渠的建设。今年我们也要启动冬季的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就是要把干支斗农毛几类渠系打通,提高灌排能力。
第二,提升抗灾的应急能力。通过区域农业应急服务中心,加强两方面能力建设。一是通过提高补贴比例,动员更多的群众购买履带式收割机,增加它的社会保有量。二是加大烘干设备的购置,通过烘干能力的提升,减少发芽霉变。
第三,提高品种抗性方面的能力。重点从玉米的耐高温、抗干旱、耐高温几方面加强选育,通过品种抗性的提高,来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逆能力。
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专家从三方面支招
现在应急手段是使用履带式收割机,加强烘干,这是短期的应急。从长远来说,从技术上有什么可应对的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郑大玮:随着气候变化,极端事件越来越频繁。长期以来是南涝北旱,现在南方的干旱加重了,北方的洪涝增加了,有点向南旱北涝的趋势发展。虽然不是每年都这样,但是基本趋势恐怕是朝这个方向发展,那么我们要有一系列的适应措施。
·水利方面,北方要补一下防涝的短板,南方要补一下抗旱的短板。还有农机也要适应这样的趋势。
·随着北方洪涝加重,北方的低洼地区可以考虑今后逐步增加一些水稻种植。
·此外,品种方面也要有一系列调整。
通过这些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今后类似的极端事件带来的影响。
应对各种农业灾害 农业预警监测怎么做?
从农业科技的角度,农业的预警监测如果做得好的话,能不能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农民的损失?
郑大玮:应对各种农业灾害,预测、预警、预案,这三个预都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