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布尔津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杨永明
一、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布尔津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643户4866人,该县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共71个,其中,11个贫困村有贫困户1067户3261人,60个非贫困村有贫困户576户1605人。2017年底,11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并有序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8年起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我县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瓶颈制约着巩固提升效果,主要表现在建档立卡户思想意识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不高,巩固提升思路不宽,技能培训效果不明显,劳动者缺乏就业技能,缺少干事创业的本领,“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依靠自身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强。
一是种养殖技术不高。庭院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贫困户对庭院经济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庭院经济发展布局不合理、建设规模小,牲畜繁殖率偏低,因受文化、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观念陈旧,仍停留在传统思维阶段,以种植少量蔬菜、饲养少量畜禽为主,多为粗放管理和自用,建档立卡户巩固体质增收不明显。
二是市场需求的技能劳动力较少。贫困户对具体学什么技能不清楚,对于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又不高,面点师等技能培训,有效改善了贫困户生活质量,但在带动贫困户增收上效果不明显,木工、泥瓦工、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较少,贫困户就业竞争力底,致使在技能培训上“县镇急、学校热、群众冷”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扶志扶智成果还需巩固。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的扶志方法不多,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的扶智措施不实。个别贫困户安于现状好吃懒做,有些年轻力壮、劳动力完全的贫困人口,不思进取、懒惰成性,整天想着怎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不愿改变现状,一个“懒汉”影响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
四是因病、因残致贫巩固提升困难。家中有智力、精神残疾的建档立卡户,因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顾其生活,劳动力无法解放,致使巩固提升难度较大;部分建档立卡户医疗费用较高,部分药品未列入报销范围,理疗支出大影响生活质量。
究其原因,本人自身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时存在安排部署工作不扎实、浮于表面,缺少“解剖麻雀”工作精神,缺乏创造一流和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抓督办、抓落实还不深入。二是责任履行不到位,在引导包联村抓党建、强基础、促脱贫持续用力不够,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办法不多,想召集帮扶单位、企业到贫困村开展帮扶、研究脱贫措施不深入,导致有些部门帮扶责任履行不到位。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因技术短缺,造成牲畜空胎率高、农作物产业见效缓慢、管理方式粗放、规模效应不显等问题,有效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技能,推进现有庭院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二是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要对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掌握情况、技能学习意愿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了解群众的技能培训需求,并与产业发展政策、就业市场形势等有效对接,制定科学可行的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培训规划,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牧民,切实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三是加强扶志扶智。将为建档立卡户输血与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相结合,切切实实扶起贫困村、贫困户的“志”与“智”,进而激发他们致富的决心和意志。强化思想教育,着力解决“等、靠、要”的思想问题,大力宣传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正面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致富。完善村规民约,实现一村一规,在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上有新提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法为本、以礼为规、以德为纲,引导建档立卡户志气强起来、干劲鼓起来、新风树起来,克服等着来扶、伸手就要的懒汉思想。
四是提高兜底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与临时救助、社会救助的衔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农村特殊困难群体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逐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人员集中供养率。
五是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各级党政主体责任,落实五级书记遍访扶贫对象扶贫机制,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巩固提升成效。发挥行业部门作用,逐级明确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统筹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一线调研、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形成协同作战合力,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